三段論
I. 定義
三段論是單個邏輯推理的系統表示。它有三個部分:一個主要前提、一個次要前提和一個結論。零件定義如下:
主要前提包含來自結論謂詞的項
次要前提包含來自結論主題的術語
結論將主要和次要前提與“因此”符號 (∴) 相結合
當所有前提都是正確的並且三段論被正確構建時,三段論就是一個堅不可摧的邏輯論證。
II. 範例和解釋
哲學中最著名的三段論是這樣的:
所有男人都是凡人(主要前提)
蘇格拉底是一個男人(次要前提)
∴蘇格拉底是凡人(結論)
請注意,主要前提提供謂詞,而次要前提提供主語。只要兩個前提都是真的,結論也必須是真的。
第一個三段論非常簡單,因為沒有人會反駁它的前提。但是,當前提更複雜或更有爭議時,三段論就會變得更加困難。例如:
貓是好寵物(主要前提)
狗和貓和寵物一樣好(次要前提)
∴狗是好寵物(結論)
這個論點是真的嗎?這要看情況!有些人可能不同意這個前提或結論。這是一個見仁見智的問題。然而,三段論的邏輯有效性不是一個見仁見智的問題,因為結論確實是從前提出發的。也就是說,如果前提是正確的,那麼結論也必須是正確的。這使它成為一個邏輯上有效的三段論,無論你是否同意前提或結論!
你也可能遇到三段論在邏輯上是合理的,但實際上不正確的情況。例如:
這輛車很貴(小前提)
所有昂貴的汽車都是法拉利。(主要前提)
∴這輛車是法拉利。(結論)
當然,這個三段論的主要前提是錯誤的。就其邏輯結構而言,三段論沒有錯。但它是基於一個錯誤的假設,因此這個論點是行不通的。如果主要前提是正確的,那麼結論就會隨之而來,這意味著三段論是完全合乎邏輯的。碰巧這個前提不是真的。
III. 三段論的重要性
三段論代表了最強的邏輯論證形式,所以如果你能完全用三段論來構建一個論點,那可能會非常有說服力!就像建築中的三角形一樣,三段論是最強的邏輯結構。如果形成正確,它們在邏輯有效性方面是無可爭議的。
然而,重要的是要記住三段論不做什麼:它們不能證明自己的前提。所以你可以用非常強的三段論來構建一個論點,但如果它的原始前提不正確,它就不會起作用。因此,您必須確保論點的起點是可靠的,否則再多的三段論都不會使論點整體成功。
IV. 如何寫三段論
從結論開始。 大多數時候,你正在寫一個三段論,作為佈置論點步驟的一種方式——你已經在腦海中制定了步驟。所以你可以很容易地從結論開始。這是三段論中最重要的部分,你試圖通過邏輯來證明的部分。
示例:雖然大多數哺乳動物都有活的幼崽,但一些哺乳動物會產卵。
將結論分解為主語和謂語。你結論的語法將決定你用來支援它的三段論的邏輯結構。所以你必須能夠識別句子中的主語和謂語。
雖然大多數都有活著的幼崽,但一些哺乳動物(物件)
產卵(謂詞)
找到關鍵術語。取主語和謂語,並將它們歸結為關鍵術語。去掉不必要的形容詞和其他無關的詞,只關注具有句子重量的一個或多個單詞。
哺乳動物 |產卵
精心打造您的場所。請記住,主要前提將包含謂詞的關鍵項,而次要前提包含主題的關鍵項。圍繞這些關鍵術語製作單獨的句子,以便它們一起形成一個三段論。
針鼴是哺乳動物(次要前提)
針鼴產卵(主要前提)
檢查結論是否從前提得出。你能做出一個有說服力的 「如果......那麼「聲明使用您的前提來證明您的結論?如果不是,則三段論沒有邏輯結構,在您的論證中不起作用。
如果針鼴是哺乳動物,而針鼴會產卵,那麼當然有些哺乳動物必須產卵。
檢查前提是否具有說服力。如果你認為讀者會接受這兩個前提,並且三段論在邏輯上是合理的,那麼你論證中的這一步將是無可挑剔的。但是,請記住,持懷疑態度的讀者通常會想方設法懷疑您的前提,所以不要認為它們是理所當然的!
針鼴是哺乳動物(由於科學共識而具有說服力)
針鼴產卵(由於實證觀察而具有說服力)
五.何時使用三段論
三段論是非常抽象的表示形式,你很少在形式邏輯和分析哲學之外看到它們。在其他領域,最好不要將三段論作為論文的一部分寫出來。但是,它仍然可以作為一種腦力鍛煉非常有用!即使你最終沒有向讀者展示整個三段論,你也可以把它寫在草稿紙上,作為評估你自己的論點的一種方式。如果你能用三段論的形式寫出你的論點,那麼你就知道它是合乎邏輯的。如果沒有,那麼在參數準備好提交之前,您可能還有更多工作要做。
VII. 哲學和文學的例子
安布羅斯·比爾斯 (Ambrose Bierce) 在他的《魔鬼詞典》(Devil's Dictionary) 中諷刺了三段論形式:
60 個人一起工作的速度是單獨工作 60 倍。
一個人可以在一分鐘內挖出一個整體。
因此,60 個人可以在一秒鐘內挖出一個整體。
這個三段論中的每一步似乎都有意義,而且這個三段論本身在邏輯上也是合理的。但結論顯然是錯誤的!那是因為前提 #1 具有欺騙性:理論上,60 個人的工作時間確實是 60 倍。但在實踐中,事情並不那麼簡單,正如 Bierce 的聰明例子所表明的那樣。
亞里士多德在 §2 中發明瞭這個例子,即關於蘇格拉底是凡人的例子。但他也用了另一個例子來證明,如果基於錯誤的前提,一個有效的三段論是如何產生一個錯誤的結論的(儘管這個三段論本身在邏輯上是有效的)。
一切都是甜的
鹽是白色的
∴鹽是甜的。
顯然,前提 #2 是錯誤的,結論也是錯誤的。但是,如果前提 #2 是正確的,那麼結論也是正確的。這意味著三段論在邏輯上是有效的,儘管事實上是錯誤的
八。 流行文化的例子
在我們周圍的世界中找到(和批評)隱藏的三段論可能很有趣。例如,在廣告中,總是有一個隱藏的三段論,以“因此,您應該購買我們的產品”作為其結論。例如,許多酒類廣告都基於以下三段論:
女人喜歡買 [這個牌子的酒] 的男人。
你是男人,你希望女人喜歡你。
因此,您應該購買 [這個品牌]。
這個論點有很多潛在的問題,但最明顯的一個是它(可能)至少有一個錯誤的前提:女性可能並不真正喜歡購買該特定品牌的男性。此外,觀眾很可能是女性或男同性戀者,在這種情況下,另一個前提也是錯誤的。
“這是一個錯誤的三段論。僅僅因為你叫比爾是狗並不意味著他是狗。(豪斯博士,豪斯)
在《豪斯》的一集中,主角以一種不完全清楚的方式提到了“錯誤的三段論”。但他所指的三段論是這樣的:
我叫比爾狗。
事物就是我所說的任何東西。
∴ Bill 是一隻狗。
三段論顯然是錯誤的,因為前提 #2 是錯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