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順從?概念、特徵、範例和建議
我們解釋什麼是順從,以及順從的人是什麼樣的。另外,對於順從的人來說,最好的建議是什麼。
順從的人很容易處於從屬他人的地位。
順服是什麼意思?
順從的人是表現出服從和服從他人權威的人,即使這些權威是毫無根據的。也就是說,一個人很容易處於從屬地位,並賦予他人不同程度的權力。
形容詞“submissive”和“submissive”以及名詞“submission”均來自拉丁語動詞“ submissio ” ,由聲部sub-(“在下面”)和mittere(“發送”)組成。因此,服從可以理解為將自己置於下方的行為,這在文化上構成了次要或服從的地位。例如,領導者(政治、社會或其他)通常位於平台的頂部,他們從那裡向追隨者講話。
服從是人類歷史上自古以來就發生的權力和統治動態的一部分。例如,絕對君主制、獨裁政權和其他壓迫性政府形式通常透過系統性的暴力、懲罰和恐懼將公民置於屈服狀態。
這樣一來,人們的意志就被打破了,人們被迫遵守不公義的體制。然而,接受法律和合法權威不應與服從混為一談:生活在社會中的所有人都必須遵守某種形式的命令。
即便如此,有些人的性格特別容易屈服和從屬,這就是為什麼他們傾向於在與第三方的關係中扮演順從的角色,有時給予第三方過多的權威和權力來控制他們的生活。這就是心理學術語「順從型人格」所指的意思。
它可能對您有幫助:權力和權威之間的區別
順從型人格的特徵
根據心理學,順從型人格有以下特質:
避免以犧牲您的福祉為代價的衝突。一個順從的人無法大聲疾呼要求自己的權利,也無法與他們認為有害或有害的人為敵。相反,順從的人總是試圖與每個人和平相處,常常以犧牲自己的福祉和接受通常被認為不公平或有損尊嚴的條件為代價。
避免引起注意。一個順從的人總是會試圖不被注意或融入人群,即使這樣做會錯過他們的幸福所需或必要的主角機會。順從者不喜歡成為關注的焦點。
建立依賴或相互依賴的關係。順從的人傾向於以依賴的方式與第三方交往,即扮演受害者的角色,不僅給予對方權力,而且給予對方照顧其需求的責任和任務。當這種人突然消失時,順從的人會遭受巨大的痛苦,因為他認為自己沒有能力處理自己的事務。
自尊心很低。順從的人通常傾向於低自尊和自我價值問題,這就是他們容忍虐待和他們本來會拒絕的態度的原因。
傾向於害羞和退縮。順從的人常常難以面對他人,尤其是在新的情況下。這通常伴隨著一種收縮、猶豫的肢體語言,表達出缺乏自信。
優先考慮他人的滿意度。一個順從的人通常優先考慮滿足他人的慾望和需求,而不是自己的慾望和需求,這使他成為一個病態的順從者,但永遠不滿意的人。
值得注意的是,並非所有這些特質都應該同時出現在具有順從性格的人身上。同樣,有些人在某些情況下表現得順從,而在其他情況下則不然。
給順從者的建議
具有順從性格的人如果想以自己的方式對抗這種傾向,可以遵循以下建議:
去看專家。心理治療可能是在安全的環境中回顧和討論順從性格背後可能存在的問題的最佳選擇。
練習言語自信。順從的人應該練習大聲說出自己想說的話,一開始是在簡單或瑣碎的情況下,然後是在更具挑戰性的自尊情況下。透過這種方式,你將「訓練」自己說出你想說的話,而不是簡單地取悅別人。
區分分歧和敵意。可以表達不同意見,甚至進行爭論,而無需採取敵對行為或訴諸侮辱或貶低。一個順從的人必須很好地理解這一點,才能既能表達自己的願望,又能要求別人一視同仁,並且明白別人可能不同意,但這並不意味著不好的事情。
鍛鍊自信。順從的人必須努力使自己的成就可見,並了解自己的錯誤,能夠承擔已經取得的成就和所犯的錯誤,而不是隱藏前者或放大後者。
繼續:賦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