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自愛?概念、特徵、與自尊關係、增強自愛
我們解釋什麼是自愛以及它與自尊的關係。此外,還可以透過不同的技巧來增強自愛。
自愛是各種內省和接受過程的結果。
什麼是自愛?
當我們談論自愛時,我們指的是我們對自己的接納、尊重和考慮的程度。這是一個與自尊非常相似的概念,被認為對人類的情緒和心理健康至關重要。
一般來說,自愛被理解為深層內省和接受的各種過程的結果,即認識和愛自己的結果,而不需要改變自己的本性來滿足他人;另一方面,這也是無法真正完成的事。
然而,我們不應該將自愛與自我混為一談。愛自己並不意味著否認自己的局限性,也不意味著認為自己比別人更重要,而是意味著接受自己的存在方式,知道我們的消極方面需要努力,我們積極的方面需要鞏固,但正如我們一樣,我們簡單地說,是。
一個驕傲、嫉妒、傲慢或以自我為中心的人不一定有很強的自愛;相反的情況經常發生,自我接納能力低的人會以對他人的敵意態度來尋求庇護,因為他們認為他人的任何角色都會對他們構成威脅。
另請參閱:人際溝通
自愛與自尊
自尊和自愛之間的差異很微妙,而且經常被忽略。這兩個術語經常作為同義詞使用。
然而,對許多專家來說,自愛意味著更深刻、更誠實的動力,因此很難實現,而自尊是我們對自己的看法的一種更膚淺的價值感,它不僅受到個人考慮的影響,而是在不同的概念中接受他人和「成功」。
無論如何,如果我們認為今天有許多「快速」的自尊途徑,例如社交網路上的大量接受,或者消費主義和物質主義的滿足,這可以人為地提高個人的自尊,那麼這種差異是可以理解的,但他的自愛卻並非如此。
所以,自愛很少而自尊很多是可能的,但相反的情況是不可能發生的,因為自愛的人也會體驗到良好的自尊,能夠接受自己就像他們一樣。
它可能對你有幫助:愛
怎樣才能更自愛呢?
改善自愛並沒有單一且通用的方法,因為就像我們性格的許多其他方面一樣,它取決於我們的成長經歷和情感歷史。然而,對於有助於重建自愛的方法和技巧有一定的共識,例如:
-
自知之明。如果你不先了解自己,就不可能愛和接受自己。為此,我們可以開始心理治療程序(與心理學家或精神分析師一起),或者我們也可以進行冥想和正念練習(以便能夠更好地觀察自己)。
-
奉獻時間。自我保健,無論是涉及身體衛生和美觀,或是滿足基本的心理需求,都是一種重要的習慣,既是自愛問題的症狀,也是解決方法。優先考慮我們的需求將使我們更加重視自己並接受那些我們必須為自己做的事情。
-
回顧一下我們的人際關係。這可能意味著遠離有毒或有害的關係,這些關係帶走的東西比給予我們的多,或者相反,更多地離開家並嘗試結識更多的人,或者使我們的朋友圈多樣化。無論如何,我們必須賦予人際關係應有的價值,作為接受和正向增強的來源。
-
練習感恩。原諒自己並接受自己所經歷的事情可能聽起來像是一種自助秘方,但它是治癒和克服生活中挫折的關鍵做法。懷著愧疚或遺憾來阻止我們享受當下有什麼意義呢?理想的情況是吸取教訓——也就是說,了解我們是什麼樣的人以及我們的性格中應該注意什麼——並繼續前進,知道我們不比任何人更好或更差。
繼續:一個人的優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