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世界觀?概念、特徵、作用和例子
我們解釋什麼是世界觀,以及教育和宗教在世界觀中的作用是什麼。另外,還有一些例子。
世界觀是一個社會解釋世界的方式。
什麼是世界觀?
世界觀正是對世界的願景具有社在其歷史上的某個時間或時刻.換句話說,這是一種文化看待和解釋世界的方式。它包括一個人或一群人對世界本質及其在其中的位置的一系列信念、價值觀、態度和概念。
世界觀的概念是由哲學家威廉·迪爾泰 (Wilhelm Dilthey) 在其 1883 年出版的《精神科學導論》一書中引入的。從那時起,它就被許多社會科學研究人員使用。
「世界觀」一詞來自德語單詞 Weltanschauung,由兩個術語組成:Welt,意思是“世界”,anschauen,意思是“觀察”或“觀察”。
世界觀的各個方面
世界觀影響我們看待世界的方式和生活方式。
一個社會或文化的世界觀意味著解釋和理解世界的不同想法。這些想法包括不同的方面:
-
形而上學方面:一個社會的世界觀對現實的本質、存在和不存在的東西有一定的想法。
-
倫理和道德方面: 文化基於其世界觀,建立對錯的價值觀和規範,並決定社會和個人行為的形式。
-
人類學方面: 它們涉及對人性、其起源和目的的看法。
-
目的論方面:它們整合了有關生命和宇宙的目的和意義的概念和想法。
它可以幫助您:價值觀
威廉·迪爾泰的世界觀
威廉·迪爾泰 (Wilhelm Dilthey) 將世界觀一詞引入哲學。
十九世紀的德國哲學家威廉·迪爾泰(Wilhelm Dilthey)發展了一種世界觀概念,對哲學和人文科學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對狄爾泰來說,世界觀是個人經驗與文化和社會影響之間相互作用的結果。他認為,人們透過主觀視角感知世界,這種視角是由他們的個人經歷、文化背景和歷史傳統塑造的。
根據迪爾泰的說法,每個人的經驗都起源於其形成地社會所擁有的一套原則和價值觀。他還表示,在同一環境中經歷的所有關係、感覺和情感都將決定該人未來的個人世界觀。
一個人的世界觀由他或她對他或她的環境做出或擁有的不同看法、概念化和評估組成。迪爾泰認為,世界觀不僅影響我們的信仰和價值觀,也塑造我們對過去的理解和對現在的解釋,為人類生存提供了重要的參考框架。
人們也從中對日常問題形成了自己的定義,例如,在“援助”、“政治”和“家庭”等基本問題上。
教育在世界觀中的作用
教育干預人們的倫理和道德價值觀。
一個人的世界觀取決於他或她的社會關係。從這個意義上說,教育是人們創造世界觀的基本過程,因為它影響著他們對所生活的世界的信念、價值觀和觀點。反過來,世界觀也介入教育過程。
教育和世界觀以不同的方式聯繫在一起:
-
信仰和價值觀的傳播: 教育將一種文化或社會的信仰和價值觀傳遞給子孫後代。教育系統通常反映一個社會的普遍世界觀,教授強化和再現該世界觀的倫理、道德和哲學概念。
-
透視建築: 教育塑造了個人感知世界以及與世界建立關係的方式。透過學習各種學科,學生對現實有了更廣泛的理解,並對歷史、科學、宗教和文化等主題有了不同的看法,從而影響了他們的世界觀。
-
批判性思維的發展: 優質教育可以培養批判性思考和質疑既定想法的能力。這可以導致對自己世界觀的更深入審視和對其他觀點的探索,從而豐富和拓寬一個人對世界的理解。
-
社會轉型: 教育可以成為挑戰和改變現有世界觀的有力工具。透過教育,人們可以質疑社會不公,挑戰偏見,並努力建立一個更加包容和公平的社會,從而改變集體世界觀。
看 還:教育
宗教在世界觀中的作用
宗教影響人們如何理解自己在世界上的位置。
宗教信仰為解釋世界提供了一個全面的框架,對個人和社會的信仰、價值觀和行為有重大影響。
宗教為有關現實本質、宇宙起源和生命目的的基本問題提供了答案。這樣,信徒的形而上學和存在主義願景就被配置了。例如,基督教教導上帝創造世界,人類有神聖的目的,從而深刻影響了基督徒對世界和宇宙起源的世界觀。
此外,宗教還制定倫理和道德準則來指導其追隨者的行為,定義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這些規範不僅影響個人決策,也會影響立法和社會實踐。例如,在沙烏地阿拉伯,法律由伊斯蘭教法決定,飲酒被視為犯罪。
世界觀範例
世界觀深受文化、宗教、科學和哲學因素的影響,提供了解釋現實和指導人類行為的多種方式。這些觀點涵蓋了生活的不同方面,包括現實的本質、知識的來源、倫理原則、對人性的理解以及存在的目的。
以下是世界觀的三個例子:
科學世界觀
科學世界觀是基於相信經驗觀察、實驗和理性是知識的主要來源。這樣,就建立了理性原則來理解世界、世界的起源、事物的演變和人的位置。
在科學世界觀中可以定義以下幾個方面:
-
形而上學方面: 宇宙由物質和能量組成,受可以發現和理解的自然法則支配。
-
認識論方面:知識是通過觀察、實驗和科學方法的應用獲得的。
-
倫理和道德方面:道德決策基於理性原則,可以根據科學知識.
-
人類學方面: 人類是進化的結果,與其他生命形式有著共同的歷史。
-
目的論方面: 宇宙沒有內在的目的;人生的目的可以由個人透過自己的經歷和選擇來定義。
這種世界觀的一個應用例子:一位科學家研究一種疾病的治療方法,依靠實驗和經驗證據來開發治療方法,依靠人類理解和操縱自然世界的能力。
基督教世界觀
基督教的世界觀以對創造主上帝、耶穌基督的神性和聖經權威的信仰為中心。
在基督教世界觀中可以定義以下幾個方面:
-
形而上學方面: 上帝創造了宇宙和其中的一切;物質世界之外還有一種精神現實。
-
認識論方面:知識是通過神聖的啟示(聖經)和信仰引導的理性獲得的。
-
倫理和道德方面:道德標準是基於聖經所啟示的上帝的誡命。
-
人類學方面:人類是按照上帝的形像創造的,具有神聖的目的和需要救贖的罪惡本性。
-
目的論方面:人生的目的是愛神、事奉神,按照祂的旨意生活,獲得永恆的救恩。
這種世界觀的一個應用例子:一個具有基督教世界觀的人可以將自己的一生奉獻給他人服務,遵循耶穌的愛和憐憫的誡命,並積極參與他或她的宗教團體。
安第斯原住民世界觀
安第斯原住民的世界觀是基於與自然的深厚聯繫和對宇宙的整體理解。
安第斯原住民世界觀的以下幾個方面可以區分:
-
形而上學方面: 宇宙中的一切都是相互關聯的;自然元素有生命和精神。
-
認識論方面: 知識是通過對自然的觀察、祖先的智慧和社區實踐來獲得的。
-
倫理和道德方面: 道德規範是基於對自然和社區的尊重和和諧。
-
人類學方面: 人類是宇宙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對地球(Pachamama)及其所有生物負有責任。
-
目的論方面: 生命的目的是與自然和社區保持平衡與和諧。
安第斯原住民世界觀的一個應用例子:安第斯社區可以以可持續的方式實踐農業,進行對土地的感激儀式,並做出集體決策,以確保其所有成員和自然環境的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