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天主教會??概念、特徵、創立、特點、教義、內部結構和功能
我們解釋了天主教會是什麼,它是誰創立的,它的特點是什麼。此外,它的教義、內部結構和功能。
天主教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國際機構。
什麼是天主教會?
天主教會是最大的分支基督教,在全球擁有超過十億粉絲. 它被認為是最古老、最傳統的教堂基督教會,因為它可以追溯到耶穌基督和他的使徒時代,根據天主教傳統。
他的教義基於對聖三位一體(聖父、聖子和聖靈)的信仰,教皇作為聖彼得(耶穌的十二使徒之一)繼承人的權威,以及聖三位一體就是三位一體的教導。聖經教會傳統是神聖啟示的來源。它慶祝洗禮、聖餐、堅振禮、懺悔、婚姻和病人的膏抹等聖禮。
天主教會的核心權威是教皇,他在羅馬梵蒂岡城總部領導宗教。他被認為是使徒彼得的繼任者,使徒彼得因創立和組織基督教會而受到讚譽。
「教會」一詞來自希臘語 ekklesia,意思是「集會」或「集會」。最初,它指的是基督教信徒的社區。
「天主教」源自希臘語 katholikos,意思是「普遍的」。它暗指強加一種全球統一的教義,該教義自基督教第一個世紀以來就確立,並在公元 325 年尼西亞大公會議後得到鞏固。
誰創立了天主教會?
聖彼得被認為是天主教會的創始人。
根據天主教傳統,教會的創始人是西門彼得,他是拿撒勒人耶穌的第一位使徒。耶穌死後,他的門徒開始傳講他的教義,並區別於猶太教.在接下來的幾個世紀裡,不同的基督教信徒社區在羅馬帝國.
儘管基督徒在其歷史的最初幾個世紀遭受了迫害,但宗教在人群中傳播開來。公元四世紀公元前1世紀,羅馬皇帝君士坦丁皈依基督教,改變了宗教史。
通過不同的大公會議(主教會議),教會的等級組織得到了鞏固,並建立了同質的教義,留下了對基督教義的不同解釋。
它可以幫助您:世界宗教
天主教會的特點
教宗在羅馬的梵蒂岡教廷主持天主教信仰。
從廣義上講,天主教會的特點是:
-
資歷。在基督教中,天主教會被認為是耶穌基督的使徒聖彼得所創立的教會最古老的教會和繼承人。
-
教義。天主教會認為上帝是三位一體(聖父、聖子和聖靈),耶穌基督是世界的救世主,天主教信仰是上帝為全人類提供救贖的手段。
-
多數社區。天主教是世界上最受歡迎的宗教之一。如今,它擁有超過十億信徒,佔人口的近 18%。
-
教皇權威。教宗是天主教信仰的最高領袖,居住在羅馬梵蒂岡教廷。
-
聖禮。天主教會慶祝七件聖禮,這是上帝恩典的標誌。這些是洗禮、堅振、聖體聖事、懺悔、病人的恩膏、婚姻和祭司教團.
天主教會的教義
根據其教義,天主教會有四個基本標誌或屬性來定義其宗旨:教會是「獨一的、神聖的、大公的和使徒的」。這四個標記應該理解如下:
-
團結。教會是一體的,因為它是在一位主耶穌基督之下的一個身體,擁有同一個信仰和一次洗禮。所有信徒的合一是在愛以及真理.儘管由不同的部分組成,但它是一個統一、和諧、同質的身體。
-
尊者。教會是聖潔的,因為它是由聖潔的耶穌基督所創立的,也是因為聖靈引導它。祂的教導和聖事是信徒成聖的手段,即使他們的人類肢體並不完美。教會必須有美德,其成員被召喚獲得救恩。
-
天主教。教會是天主教的,意思是「普世的」,因為它是為所有民族和國家服務的,不分種族、文化或社會狀況。他宣講信仰的全部,並為全人類提供救贖的途徑。無論教會成員在哪裡,教會也在哪裡。
-
使徒性。教會是使徒的,因為它是建立在使徒之上的,並透過使徒的繼承來保持歷史和教義的連續性。他們的領袖,即主教,被認為是使徒的直接繼承者。
天主教會的內部組織
紅衣主教可以協助領導羅馬教廷和羅馬教廷。
天主教會的內部結構構成了多個層級的等級制度,以及稱為教區的不同領土單位。每個教區都由一名主教領導,他代表地區教會當局。
其中一些教區具有更大的權威和等級,因此被稱為「總教區」,由大主教指揮。然而,沒有哪個教區比羅馬教區擁有更多的宗教權威,羅馬包括梵蒂岡城,被認為是教皇座。
教區被組織成教會省份,這些省份也以同樣的方式組織成教會區域。通常,每個地區都由一位大主教主持。天主教會還有一些領土結構,儘管在實踐中作為教區運作,但並不被視為教區:主教團和修道院(分別由主教和院長管理),以及由教會的牧師或總主教(代牧區和總主教區)管理的其他類型的領土。
另一方面,主教們組成了一個由教宗管理的「學院」,教宗領導世界主教的普世會議,決定信仰和道德問題。在一個平行的結構中,有由教宗親自選出的紅衣主教。他們的任務是在死亡或重病的情況下選舉新的最高教皇,因為教皇的職位是終身的,儘管辭職的情況也很少且不尋常。此外,紅衣主教可以出席羅馬教廷和羅馬教廷的領導。
最後,教會考慮不同的修會和會眾,其中一些依賴於其教區的主教(教區修會),另一些則直接依賴教宗(教宗修會)。他們每個人都是由一位天主教聖人創立的,並承擔了某些基本誓言(例如貧窮、沉默和朝聖等)。
天主教會的角色和使命
天主教會通過一系列構成“天主教牧靈行動”的活動和機構在世界上履行其福音派使命。這樣,它不僅提供了基督教的宗教培育,而且還傳遞了為社區服務的思想、價值觀和意識形態(教牧神學)。這些功能大致可分為三種:
-
預言功能。 它包括福傳(傳播耶穌的教義)、教理講授(教義宗教教育)和講道(在宗教儀式中發表宗教話語),以及信徒精神塑造所需的一切。主教、司鐸和執事在這個角色中負有特殊的責任,但所有平信徒也透過他們的生活和行動參與其中。
-
禮儀功能。它包括彌撒的慶祝、聖禮(例如洗禮、聖體聖事和和解)和社區祈禱。禮儀是信友參與神聖生活的一種方式。
-
真正的功能。它包括教會的政府和行政管理,促進社會正義這恩以及為他人服務。目標是指導和服務社區,促進共同利益,並為社區而努力正義以及和平在世界上。此功能也包括尊嚴人類和社會福祉。
天主教會的聖禮
聖體聖事涉及信徒和司鐸。
天主教會的可見儀式由耶穌基督根據傳統制定,被稱為聖禮。這些聖禮在天主教信徒生活中的不同時期舉行,由七種儀式組成,根據其目的可分為三組:
入會聖事
入會聖事向信徒介紹基督徒生活,並重申天主教信仰在他們生活中的地位。這些聖禮是:
-
洗禮。是他儀式進入基督教,將信徒從罪原創並將其納入基督教社區。在古代,儀式包括浸入河水中,象徵著死亡和重生。然而,今天,天主教會習慣於將洗禮池的聖水倒在新基督徒的額頭上。傳統上,它是在幼兒時期完成的。
-
確認。聖事完善了洗禮的恩寵,並賜予聖神的力量。透過在額頭上塗上聖心(祝聖油),並伴隨著按手禮和「藉著這個神蹟接受聖神的恩賜」的公式,堅信者被加強,成為基督和祂的福音的更勇敢的見證人。它通常發生在青春期。
-
聖體聖事或聖餐。與洗禮一起,聖餐這是基督教信仰的基本儀式,天主教徒在麵包和酒的種類下領受基督的身體和寶血,作為耶穌基督和他的使徒最後晚餐的再現。天主教教義認為,在祝聖時,麵包和酒真正轉化為基督的身體和寶血,這一過程被稱為「變質」。
醫治聖禮
醫治聖事的目的是在精神上醫治信徒,即使他們與救恩之道和天主的愛和好。為此,信友和司鐸必須合作。這些聖禮是:
-
和解(懺悔或懺悔)。這是信友們所犯的罪孽的淨化或贖罪的儀式,他們得到寬恕並與天主和教會和解。懺悔者向神父認罪,表達悔改的行為,並透過「我奉父、子、聖靈的名赦免你們的罪」的公式獲得赦免。
-
極端的不服。它也被稱為“病人的恩膏”,為重病或老年人提供安慰、平安和勇氣。透過祝福油的膏抹和司鐸的祈禱,尋求精神上的醫治,如果這是上帝的旨意,也尋求身體的醫治。這聖事為信徒進入永生做好準備,在生病或軟弱時提供力量和恩典。
社區服務聖事
為社區服務的聖事旨在鞏固信友與教會之間的機構和紐帶,作為天主在世界上的大使。這些聖禮是:
-
婚姻。教會透過聖事祝福男女之間的神聖聖約,他們聚集在一起,將新的後代帶到世界上並組成一個家庭。配偶是通過交換同意書來執行聖餐的牧師,該同意書由神父或執事代表教會批准和祝福。這婚姻在天主面前證實了夫妻的愛,這種愛必須持續到死亡將他們分開為止。
-
祭司修會。在聖事中,人們在三個等級上被奉獻給教會事工:執事、司鐸和主教。透過按手禮和獻納祈禱,候選人被賦予聖靈的恩典,在教會中履行他們的事工。只有主教,他們是使徒的繼承者,才能授予這件聖事。候選人必須完全虔誠、獨身,並在天主教教義和教會中形成。神學基督徒。
更多資訊請參見:天主教會的聖禮
天主教會的誡命
天主教會向她的信徒提出五條戒律或義務,以指導他們的禮儀生活並促進他們對聖事的態度。他們是:
-
每週日和宗教節日參加彌撒。
-
每年認罪一次,在面臨死亡危險的情況下認罪。
-
至少在復活節之際領聖餐。
-
在天主教會命令時禁食不吃肉。
-
為教會和教區居民提供幫助,滿足他們的需要。
天主教會和東正教的區別
天主教會和東正教是基督教三個分支中最古老的。儘管他們有許多共同的戒律,但他們理解基督教及其教義的方式可能彼此非常不同。
他們之間的分離是隨著「東方和西方“,發生在公元 1054 年.這種分離是一系列神學、禮儀、文化和政治差異的結果。東正教在東部站穩了腳跟歐洲在拜占庭帝國的結構下,而天主教會在西歐王國中占主導地位。
天主教會和東正教的區別可以概括如下:
天主教會 | 東正教 |
---|---|
它構成了一個統一的宗教團體,由梵蒂岡教廷的教皇中央權威管轄。 | 它由十五個東正教教堂組成,每個教堂都有自己的主要大主教,儘管在教義和聖禮上是統一的。然而,他們承認君士坦丁堡普世宗主教或大主教的尊稱。 |
她認為自己是拿撒勒耶穌的使徒和整個基督教的直接繼承人,普世的。 | 她認為自己是東地中海歐洲社區基督教的繼承人。 |
它有許多修會和會眾。 | 它不允許修會或會眾。 |
它對各種僧侶和牧師強加獨身。 | 它允許已婚男子擔任執事和牧師,只要他們不再婚並實行獨身。另一方面,神職人員必須獨身。 |
它與雙臂十字架相提並論。在它的教堂裡,雕像比比皆是;其中,主祭壇上被釘十字架的基督。 | 它與八支東正教十字架相提並論。在他們的教堂裡,不允許使用三維雕像進行禮拜,只允許使用二維圖畫。 |
在禮拜儀式中,格里高利聖歌是傳統的,其特點是單聲道風格。 | 在其禮拜儀式中使用合唱,受到拜占庭音樂傳統的影響,其中包括各種旋律。 |
它的宗教曆法由公曆統治。逾越節是在逾越節後幾天慶祝的,但有時它們可以重合。 | 它的宗教曆法可以由公曆或舊儒略曆統治。因此,復活節在天主教復活節之後最多五週舉行,並且從不與猶太節重合。 |
它承認二十一次普世大公會議作為其歷史的一部分。 | 它只承認七個普世大公會議作為其歷史的一部分。 |
更多資訊請參見:東正教
天主教會的等級制度
天主教會神職人員的內部等級制度是有組織和交錯的,並以聖秩聖事為基礎。這個等級制度由幾個級別的權威和責任組成,從教皇到執事。
-
爸爸。他是羅馬的主教,也是天主教會的最高領袖。他被認為是使徒聖彼得的繼承人。祂對整個教會擁有完全、至高無上和普遍的權柄。他是天主教信仰的最高代表,在教義和紀律問題上擁有最終決定權。
-
紅雀隊。他們是教宗的主要顧問和紅衣主教團的成員。他們協助教宗管理教會和決策要。80歲以下的紅衣主教參加秘密會議,選舉新教宗。
-
主教。他們是宗徒的繼承人,擁有聖秩聖事的圓滿。大主教是總教區的主教,總教區是特別重要的教區,因為他們對其教會省份內的其他教區擁有權力。教區主教負責特定教區,並對其擁有牧靈權神職人員和平信徒。
-
牧師。他們是那些接受了聖秩聖事二級的人。他們慶祝聖餐、主持其他聖禮(洗禮、和解、婚姻、病人膏抹)、講道、教導和牧靈指導社區。教區神父是負責教區的神父,牧師是協助教區神父履行職能的人。
-
執事。他們是那些接受了聖秩第一級聖事的人。永久執事可以是永久擔任此學位的已婚或單身男性。過渡執事是走在神職道路上的神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