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社會主義生產方式?概念、起源、特徵、優點和缺點
我們解釋什麼是社會主義生產方式,它的起源、特徵、優點和缺點。再說社會主義國家。
在社會主義生產方式中,種植園等財產是集體的。
什麼是社會主義生產方式?
根據馬克思主義對人類經濟史的解釋,社會主義生產方式或簡稱社會主義是一種社會、政治和經濟組織形式。它介於資本主義和共產主義之間,後者是沒有社會階級、擺脫了對人的剝削關係的烏托邦社會的最後階段。
根據馬克思和恩格斯的假設,社會主義將是資本主義模式之後的階段,當人類進入後商業階段時,就會出現社會主義階段。它的生產完全以使用價值而非交換價值為導向。
然而,這兩位歷史唯物主義(或他們所說的科學社會主義)的主要理論家都沒有留下太多關於如何組織社會主義的著作。因此,在現實生活中嘗試過的模型嚴格回應了新古典主義和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家後來的解釋。
在20世紀和21世紀,社會主義生產方式已被多次嘗試。由於其全部功能並不完全清楚,在許多情況下它變成了國家主義或大眾資本主義。
在其他情況下,它們是殘暴的種族滅絕獨裁政權,例如史達林指揮下的蘇聯、紅色高棉政府統治下的柬埔寨所經歷的那些。
另見:階級鬥爭
社會主義的特點
這種模式的主要特點是它優先考慮使用而不是消費和盈利。因此,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是由人民的消費需求決定的,而不是由創造財富的慾望決定的。
為了實現這一點,通常需要實行計劃經濟,即由國家控制,決定哪些部門宜多生產,哪些部門宜少生產。這種規劃可以解釋為中央集權、僵化和專制,也可以被解釋為分散和民主。
典型的資本主義累積在這裡變得無效,並產生了基於需求和材料可用性的合理生產組織。這樣,每個人的需求都得到滿足,而不必擔心困擾資本主義的周期性市場波動。
此外,為了實現這一目標,私有財產成為一種障礙,而工人階級獲取生產資料則成為一種義務。根據馬克思的預言,透過實行無產階級專政,社會主義將讓位給「純粹的共產主義」 。
無產階級專政是一個沒有社會階級、完全由工人組成、沒有剝削或榨取剩餘價值的社會。市場單位國有化和社會化。個人並不疏遠他自己的工作,也就是說,他不認為這對他來說是陌生的,因此,他只應該從中獲得薪水。
社會主義生產方式的起源
社會主義生產方式是馬克思、恩格斯創立的。
社會主義作為人類生產的歷史階段,是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的。他們將其命名為科學社會主義,以將其與其他有關社會主義的理論(例如烏托邦共產主義)區分開來,這些理論並未像他們嘗試的那樣在其理論中應用科學方法。
也就是說,他們不是第一個談論社會主義的人,但他們是第一個在對人類經濟史進行批判性分析的基礎上提出社會主義的人。
社會主義財產
合作是社會主義的基本特徵,與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核心的個人主義相反。也就是說,集體需求優先於個人慾望,追求社會、經濟和政治平等,而廢除私有財產才是實現這一平等的根本。
這就是社會、公共或社會主義財產的誕生方式,它屬於居住在那裡或在其附近進行工作的整個社區。國家將透過國有化和徵用制度來保證這一點。
私有財產和企業財產都被廢除,因為是計劃經濟,國家必須引導生產資料(農民、工業、科學等)走向共同福祉而不是盈利,賭注於合作而不是競爭。
社會主義的優點
社會主義模式比它的競爭對手資本主義模式有一定的優點。提幾個:
更大的社會正義。社會主義的主要目標是消除人民之間的經濟和社會不平等,這就是為什麼它渴望透過更公平的財富分配來實現更高的社會正義,因為國家將壟斷
經濟有計劃、穩定。鑑於市場規律在社會主義經濟動態中並不發揮主要作用,因此無需擔心不穩定市場所特有的波動,因為所有形式的生產活動都是由公眾規劃的。
國家賦權。如果將社會主義國家這個國家的主要(如果不是唯一的)生產行為者與某些形式的資本主義的衰弱和無助的國家進行比較,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社會主義的優點是它充滿活力的國家,能夠進行幹預。
不存在階級鬥爭。由於沒有貧富之分,生產資料也不在私人手中,社會主義社會不會發生階級鬥爭,也就沒有經濟歧視的基礎。公民所需的最低條件必須得到平等保障。
社會主義的弊端
社會主義作為一個抽象的製度,其弊端是難以想像的。然而,歷史上將其付諸實踐的嘗試卻並非如此,這些嘗試通常都以災難性的結果告終。從這些經驗中,我們可以指出社會主義的以下弊端:
官僚化和權力集中。由於國家負責領導社會,它的存在變得無所不在,也可能導致一種壓倒性的威權主義,沒有任何制衡。因此,他們的組織必須發展壯大,因為他們的控制意圖會產生越來越多的文書工作和越來越多的官僚結構,從而減慢流程,因為有效性成為次要標準。
失去自由。顯而易見,不僅是經濟,而且是公民、宗教、道德,甚至是個人,因為全能的國家對社會有意識形態控制。從長遠來看,這會導致不公正和國家領導層凌駕於社會其他部分之上的利益。
缺乏生產動力。如果每個人的回報都是一樣的,為什麼要在工作上付出努力呢?透過阻止經濟競爭,改進和創新的願望也會受到阻礙,從而減緩經濟發展,並經常破壞工作文化,取而代之的是政治意識形態。
國家對個人的剝削。社會主義政權的巨大弔詭在於,工人不是受到私人主動性的剝削,而是普遍受到國家的剝削,缺乏競爭者和製衡者、經濟權力和公共權力的擁有者。
社會主義國家
古巴是繼續實行社會主義的國家之一。
目前,自稱社會主義的國家很少:
中華人民共和國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
古巴社會主義共和國
寮國人民共和國
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
社會主義作為一種普遍的政治計劃也存在於委內瑞拉玻利瓦爾共和國,儘管其名稱是「21世紀社會主義」。
然而,過去有一些重要的社會主義國家已經不復存在,例如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或柬埔寨民主共和國等。
其他生產方式
正如我們所說的社會主義生產方式,有:
亞洲的生產方式。也稱為水力專制主義,因為它透過每個人都需要的單一資源:水來控制社會組織。古代埃及和巴比倫就是這樣,蘇聯和中國的灌溉渠就是這樣。因此,忠誠的人會得到水來耕種土地,而不忠誠的人的土地會枯竭。
資本主義生產方式。資產階級模式是封建主義和貴族垮台後強加的,其中資本所有者控制生產資料。工人階級為他們提供勞動力,但他們受到剝削,以換取消費他們所需的商品和服務的工資。
奴隸制生產方式。典型的古代古典社會,如希臘或羅馬,他們的農產品生產以奴隸階級為基礎,受制於特定的法律和社會地位,有時是不人道的,這使它們成為主人的財產。這些奴隸沒有政治參與權,沒有財產,也沒有因工作而獲得任何報酬。
繼續:生產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