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氣暴躁的人是什麼樣的人?概念、特徵、範例和類型
我們解釋脾氣暴躁的人是什麼樣的人、他們的特徵以及如何方便地對待他們。還有,一個人怎麼會好色呢?
脾氣暴躁的人常會說或做一些事後可能會後悔的事情。
脾氣暴躁的人是什麼樣的?
暴躁的人是指特別容易生氣的人,也就是憤怒或過度憤怒的人。一般來說,這些類型的人往往會受到這種憤怒情緒的驅使,做出、說或決定一些他們後來可能會後悔的事情。
「irascible」一詞及其衍生名詞「irascibility」是從拉丁語繼承的形式,特別是從動詞irasci(「變得憤怒」、「憤怒」)繼承的形式,該動詞源自印歐語詞根eis-,其主要意義是「快速行動」。這似乎指的是人們在憤怒時通常採取的快速而暴力的行動。
暴躁通常被理解為一種人格缺陷,即一種弱點,是問題和痛苦的可能根源。事實上,在西方宗教傳統中,憤怒被認為是七大罪之一(即產生其他罪的罪),而在但丁·阿利吉耶里(1265-1321)在他的1320年《神曲》中對在地獄的描述中,它是他指定了第五個圓圈,以及懶惰的人,因為這兩種類型的罪都是失禁的形式。
另請參閱:一個人的優點和缺點
脾氣暴躁的人的特點
一般來說,脾氣暴躁的人有以下幾個特點:
-
人們幾乎總是很容易生氣,而當這種情況發生時,憤怒通常是不成比例的。
-
你常在憤怒中說、做或決定事情,然後後悔或道歉。
-
他的反應不太可預測,所以人們常常避免告訴他壞消息。
-
他不喜歡被反駁,一旦發生這種情況他就會生氣。
-
當他生氣時,他通常會提高聲音並做出攻擊性的行為:擊中桌子,打破東西。你也可以為自己的憤怒尋找替罪羔羊,也就是向第三人買單。
怎樣對待脾氣暴躁的人?
對大多數人來說,與脾氣暴躁的人打交道通常是一個挑戰,無論是個人還是職業。這樣做時,重要的是要考慮以下提示:
-
保持冷靜。與脾氣暴躁的人打交道的第一個也是最好的建議是不要陷入憤怒的動態中,因為這只會引發攻擊性升級並阻止任何理解的可能性。
-
聽聽對方的論點。通常,脾氣暴躁的人害怕不被傾聽和考慮,他們試圖透過性格的力量或語氣來強加自己。因此,一個好的策略總是涉及傾聽他們的意見,用我們的注意力來驗證他們的觀點,並在適當的情況下做出回應。
-
不要因為恐懼而屈服。因為擔心對方的反應而同意很容易,但這種行為不僅會強化暴躁者的不良行為,而且還會傷害屈服的人,讓他或她感到被侵犯和受制。
-
等待。有時,處理他人憤怒的最佳方法就是等待。找個藉口暫停一下,將談話轉移到另一個話題,稍後再以冷靜的頭腦再回到這個話題,或者採取其他推遲衝突的策略。許多脾氣暴躁的人可以因此認識到自己的態度,儘管其他人可能會感到迴避,所以這必須以極大的機智和尊重來完成。
-
設定一定的限制。對方的憤怒並不總是能回應平靜,有時反而需要面對才能洩氣。堅定而冷靜地在談話中劃定界限,會警告脾氣暴躁的人,他的行為不會被容忍,他應該努力自我控制。
-
採取身體預防措施。如果脾氣暴躁的人容易實施暴力,並且您認為他們可能會做出不良反應,那麼最好保持一定的距離,讓可以提供幫助的第三方參與進來,並鼓勵在開放、友好、安全的環境中進行對話。
-
風雨過後,談判。一旦憤怒的人平靜下來,不要錯過解決他憤怒問題的機會,並堅定而明確地揭露他所造成的傷害以及他的行為造成的問題。只有透過反思和自我控制,這個人才能控制自己的憤怒。
暴躁好色
在基督教道德傳統中,暴躁和好色是罪的表現。第一種是過度的憤怒,它冒犯了上帝,以至於這個人違背了上帝的意圖(例如,在憤怒中奪走了另一個人的生命)。而肉慾應該被理解為與上帝相反的世俗和肉體慾望的傾向,特別是那些與性有關的慾望。
因此,如果說一個暴躁的人是一個容易發怒的人,那麼一個好色的人首先是一個容易產生慾望的人,而且一般來說也容易產生罪惡的衝動。根據基督教哲學,性慾有兩種形式:一種是實際的,即罪惡慾望本身;另一種是習慣性的,即感受到這些慾望的傾向。
繼續:謙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