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布魯姆的認知分類法?概念、特徵、目標、建立層次
我們解釋什麼是布魯姆的認知分類法、它的目標和它所建立的層次。另外,它是如何針對數位時代進行更新的。
布魯姆的分類法提出了一種設定教育目標和程序的方法。
布魯姆的分類法是什麼?
布魯姆認知分類法,也簡稱為布魯姆分類法,是美國心理學家和教育家本傑明·布魯姆(Benjamin Bloom,1913-1999)在 20 世紀 50 年代開發的教育目標的層次模型。其目的是提出一個通用詞彙和方法來闡述學校的目標和程序。
它是學習所需的認知能力的分類法(即一種有序分類的形式),即評估和理解獲取新知識的進展的模型,從而能夠設計練習、評估和教學方法。它由一組六個層次結構組成,即根據其教育重要性排序,稱為“認知領域”,每個層次都詳細介紹了學習過程的關鍵方面。
由於這些層次描述了學習的心理過程,因此它們被插入學習的認知維度,即嚴格理性的面向。總的來說,教育學者已經確定學習有三個維度:
-
情感的情感維度。
-
身體的精神運動向度。
-
認知、理性維度,這是布魯姆分類法所涉及的唯一維度。
布魯姆的工作在他那個時代的教育領域極為重要,並改變了課堂上對評估的思考方式。事實上,他的分類法最初是作為一種工具而設計的,目的是讓芝加哥大學的教師更容易設計衡量學生學術發展的策略。自1956年出版以來,布魯姆分類法經歷了修訂和更新,並於2001年發布了第一個更新版本。
另請參閱:認知發展
布魯姆分類學的目標
布魯姆分類法的目的是擴大對教育事實的理解,並以更複雜和多樣化的方式量化學生在獲取新知識方面的進展。因此,它對於設計評估策略、制定目標以及創建任務和練習來說是一個非常有用的工具。
布魯姆分類法的層次
每個層級都專注於獲取和處理所學內容的特定過程。
根據布魯姆的模型,認知領域有六個不同的層次,每個層次都專注於獲取和處理所學的特定過程。其想法是,每一項都可以讓教師更好地理解內容的複雜性,以便他們能夠制定更合適、更豐富的問題或練習。
這些層級通常表示為金字塔,以強調其重要性的層次結構,如下所示:
認知水平 | 解釋 | 問題範例 |
---|---|---|
認可程度 | 它是最基本的層次,位於金字塔的底部,它的目的只是確定學生是否記住了所學的信息,以及他是否能夠識別它或將其與上下文區分開來。 |
● 哪些國家捲入了三十年戰爭?
● 水的化學式是什麼? ● 法國大革命發生在哪一年? |
理解程度 | 在這個級別,目的是檢查學生是否能夠使用自己的感知和語言來組織或連結所學到的資訊。 |
● 蘇聯解體的後果是什麼?
● 美國獨立的背景是什麼? ● 食物鏈有哪些步驟以及它們之間的關係是什麼? |
應用程式層級 | 此級別的目的是檢查學生是否能夠將先前的知識應用於未知場景或新情況,以解決問題。 |
● 如何使用替代法以外的方法求解下列方程式?
● 臭氧層破壞會帶來什麼直接後果? ● 日常負面回饋的三個例子是什麼? |
分析層級 | 在這個級別,目的是檢查學生是否能夠識別、分離和單獨處理所學資訊的元素,與其他參考資料建立關係並提出可能的假設。 |
● 奴隸制對美國內戰有何影響?
● 全球化帶來哪些優點和缺點? ●魯本·達裡奧(Rubén Darío)說“比賽已經開始,手臂已經準備好,/塞萬提斯船長在船上,/上面飄揚著基督的旗幟”,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
合成級 | 在這個級別,目的是檢查學生是否能夠以新的方式將概念元素或資訊片段組合在一起,以形成抽象關係並推斷結果。 |
● 是什麼原因導緻美國介入第二次世界大戰?
● 水文循環對於維持生命有何重要性? ● 羅馬帝國的衰落會帶來什麼後果? |
評價等級 | 在這個層次上,即金字塔的最高層,目的是檢視學生是否有能力理解複雜的想法,對這些想法採取創造性的立場或利用邏輯、創造力和批判意識來推理可能的理由。 |
● 二戰結束時審判納粹戰犯並判處他們死刑是道德決定嗎?證明你的答案合理。
● 用你的話解釋減少人類碳排放、延緩氣候變遷的困難。 ● 用日常生活中的物品推理出忒修斯之船悖論的答案。 |
布魯姆的數位時代分類法
2009 年,Andrew Churches 博士發布了 Bloom 分類法的更新版,專為數位時代的背景設計。此修訂版納入了基於當代典型的 2.0 工具的作業和活動,例如執行線上搜尋、將文件上傳到雲端或發布某些內容以便其他人可以看到。
在這個過程中,教會認識到了即將到來的時代的困境之一:技術依賴及其對教育計劃的影響,特別是教師技術培訓的不足。
在此更新中,Bloom 的每個關卡都被分配了一項特定於數位世界的活動,例如:
-
認可程度(記得在2001年的修訂版中):參與社群網路、為網站加書籤、進行Google搜尋。
-
理解程度(理解):在Google上進行高級搜索,以部落格格式進行新聞報道,在社交網路上進行標記和分類。
-
應用程式等級(apply):播放、破解、將檔案上傳到伺服器、與第三方共用、編輯。
-
分析層面(analyze):重組、驗證、逆向工程、收集媒體資訊。
-
綜合程度(評估):對部落格進行評論和評論、適度評論、網路、重工、測試。
-
評估等級(創作):程式設計、拍攝、動畫、參與維基、導演、廣播。
繼續:教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