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微塑膠?概念、特徵、被發現、原因和後果
我們解釋什麼是微塑膠、它們在哪裡被發現、它們的原因和後果。另外,有哪些可能的解決方案。
微塑膠可以在我們不知情的情況下存在於水和食物中。
什麼是微塑膠?
微塑膠是來自不同來源的微小塑膠碎片。由於它們的尺寸小於 5 毫米,因此它們被儲存在環境中,並構成當今的主要污染源。在動物、食物甚至人類腸道中都檢測到了它的存在。
自 1950 年開始大規模塑膠生產以來,已生產了 83 億噸這種材料(相當於 10 億頭大像或 8,000 萬頭藍鯨)。其中只有 9% 被回收。其餘的進入環境,開始一個非常漫長的分解過程,因為它不會生物降解。
然而,它確實會由於氣候和生物因素的作用而分解。因此,塑膠釋放出不同生命形式與食物混淆的小碎片,將其儲存在無法消化它們的生物體中,從而將其納入各自的食物鏈中。
微塑膠對生物體的影響正在研究中。已知的是,這種類型的與其組織中通常的有機物不同的顆粒既不能被消化也不能被同化,而是在最好的情況下通過自然方式排出。動物因不同尺寸的塑膠中毒而死亡的情況越來越常見。
事實上,微塑膠的存在已被證實存在於北極的雪、海水、大氣層的下部、不同品牌的商業水瓶內部、魚的腸道甚至人類的糞便中。
負責這些研究的世界衛生組織警告說,停止塑膠生產、更合理地使用現有塑膠以及促進回收文化和負責任消費的緊迫性。
另請參閱:環境問題
微塑膠的成因
微塑膠污染起源於人類製造,因為自然界中並不存在各種形式的塑膠。這樣,可以根據微塑膠的具體來源將其分類為:
初級微塑膠(佔總量的 15% 至 31%)。那些由人類為小型應用而製造的產品,然後被丟棄或丟失並最終進入環境。這些是小零件、插頭、塗層等。
二次微塑膠(佔總量的 69% 至 81%)。那些來自較大塑膠物體(例如容器、塑膠袋等)的物理分解,由於侵蝕和磨損而被壓碎成微小碎片,儘管同樣不會腐爛。
微塑膠的後果
目前,微塑膠污染的後果尚不清楚,除了它在最多樣化的環境中大量存在以及發現胃中存在這種材料的動物數量之外。
目前,人類因塑膠中毒而死亡的可能性似乎很小,但無法確定這些顆粒的增加會對我們的身體產生什麼影響:阻塞、意外的生化反應、膿腫、中毒等。
微塑膠解決方案
為了避免產生更多的微塑料,必須消除一次性塑料。
這個問題沒有快速、即時的解決方案,但可以採取一系列措施來解決,例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