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循環是什麼?概念、階段:蒸發、冷凝、降水、滲透、徑流和特徵、重要性
我們解釋水循環是什麼及其階段:蒸發、冷凝、降水、滲透、徑流。還有它的特點和重要性。
水循環對於地球的維護和穩定至關重要。
什麼是水循環?
水循環(也稱為水文循環)是地球上水循環的過程。在這個循環過程中,水會發生物理位移和轉變(由於冷、熱等因素的作用),並經歷物質的三種狀態:液態、固態和氣態。
它由五個階段(蒸發、冷凝、沉澱、滲透、徑流)組成,在此期間水以連續且無限的循環改變狀態。
水是地球上最豐富的物質之一,覆蓋了地球的大部分地區。 它可以在海洋中以液態存在;固態、冰川和極冠;並且,在氣態下,在水蒸氣中。它對於地球上的生命至關重要(所有生物都需要水來生存和發展),並且透過其循環,水在水圈中循環。
水循環是生物地球化學循環,也就是說,它是自然界中元素和化合物通過地球的生物、地質和化學系統運動和轉化的循環的一部分。這些循環對於維持地球上生態系統和生命的平衡至關重要。
您可以使用:水
水循環的特點
水循環的一些特徵是:
它由蒸發、冷凝、沉澱、滲透和徑流過程組成,在此過程中水以不同狀態(液態、固態和氣態)循環。
它不是從一個特定點開始,而是一個連續重複的過程(風能和太陽能等氣候因素介入其中)的連續性。
它對於地球的維護和穩定至關重要。
它對於生物體的生命至關重要。
它調節氣候、溫度和地球生態系統的平衡。
水循環的階段
水循環由不同的過程組成。
水循環由以下連續發生的過程組成:
1、蒸發蒸發是水從液態變成氣態的過程。
水循環始於水從地表蒸發到大氣中。由於陽光和地球熱量的作用,海洋和其他水體中的液態水蒸發並從液態變為氣態。植物也透過蒸騰作用促進蒸發過程。
由於不可能清楚地區分蒸發的水量和植物蒸騰的水量,因此術語「蒸散量」通常用於定義綜合效應。
另請參閱:蒸發
2. 凝結
水凝結形成雲。
由於風的作用,大氣中的水以水蒸氣的形式向不同方向移動。
當水以蒸氣形式到達較高海拔並且低溫使其凝結時,就會發生凝結,即恢復其液體形式並形成積聚在雲中的水滴。雲層變得更暗,因為它們含有更多的水滴。
看更多:凝結
3.降水
水滴落到表面並產生雨。
當雲中所含的水滴變得又大又重,開始在重力的吸引下向表面,並發生降雨或降水時,就會發生降水。
水通常以液態形式落下,但在某些溫度非常低的地區,它可能以雪的形式落下。
另請參閱:降水
4、滲透
落在地表的水的一部分被土壤滲透。
在滲透過程中,到達陸地土壤的部分水滲透並成為地下水。滲過地表的水量取決於不同的因素,例如土壤的滲透性、坡度和該地區的植被覆蓋度。
一旦水滲透,它就會在地表下循環並穿過底土。滲透的水通過岩石的多孔層循環,並作為地下水儲存在所謂的「含水層」中。一部分還在地表下循環,直到流回海洋。
地下水存在於孔隙、土壤顆粒之間或岩石裂縫中,是重要的淡水水庫。
5. 徑流
水透過河流和溪流從地表流出。
並非所有降水落下的水都會滲入地下。當未吸收的水流過表面時,就會發生徑流。它在重力的作用下從最高區域移動到最低區域。
當太陽融化山頂或冰川中的冰時,也會產生徑流,導致一種稱為「融化」的現象。
流經地表的水形成溪流、河流、池塘和湖泊。
更多內容:徑流
水循環的重要性
水是地球上生命得以存在的物質,由於水的循環,可用水量得以持續維持並持續循環。由於這種循環,水被分佈到整個地球。
水循環是一個至關重要的過程,因為它決定了地球上是否有生命,此外,還可以保護生態系統。水的不斷運動負責調節氣候、分配降水、改變海洋溫度、侵蝕土地以及將所有類型的物質從一個地方運送到另一個地方。
由於這種循環,水可供生物利用,生物可以從水道或陸地獲取水。此外,它還允許人類從事農業、畜牧業、採礦業和工業等活動。
世界上總水量中,只有 3% 是淡水(可供生物消耗),其餘的則是來自海洋的鹹水。
更多內容:水循環的重要性
水循環變化對環境的影響
水循環是一種保持恆定的自然循環,這意味著水不能被創造或消除:地球上總是有相同數量的水被轉化和取代。然而,人為因素可能會影響該循環的正確運行。
最突出的原因之一是氣候變化,即地球溫度升高。這種現象導致河流、湖泊和海洋的水溫上升,降雨和乾旱增加,冰川融化和海平面上升。氣溫升高帶來的所有這些後果都改變了水在地球上的分佈方式。
影響循環發展的原因還有:森林亂砍、水土流失、水資源抽取和都市化。這些做法改變了正常的水文循環並帶來洪水和乾旱等後果。
由於可供人類飲用的可用水的比例很小,因此必須考慮其稀缺性和獲取難度兩個方面。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各國必須推廣旨在減少消耗、避免污染和負責任地管理此資源的水管理做法,以便當今和未來的世界人口能夠獲得這些資源。
地球上的水是如何分佈的?
地球上的水依其狀態分佈如下:
呈液態。地球表面 71% 被液態水覆蓋,其中 97% 是形成海洋的鹹水。河流、溪流、湖泊、池塘和含水層中只有 3% 是淡水。
呈固態。地球上的部分水處於固態,即以冰的形式累積。冰川和極冠主要位於格陵蘭、山頂、南極洲和北冰洋,佔地球表面的 10%,佔可用淡水的 69%。
呈氣態。一小部分水呈氣態,即水蒸氣,是大氣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