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異養生物?概念、特徵、分類以及例子
我們解釋什麼是異養生物,如何根據它們的偏好對它們進行分類,以及這些生物的一些例子。
異養生物不能利用無機物自我維持。
什麼是異養生物?
根據表徵其 營養過程的模型,已知的生物可分為兩種主要類型:異養生物 和自養生物,即呈現異養營養和自養營養的生物。
無法從環境中的無機物中自我維持的生物稱為異養生物,而是需要消耗其他生物的有機物才能滋養自己並繼續生存。
在這一點上,它們與自養生物不同,自養生物能夠利用能量和無機物來製造食物(例如植物,利用水和陽光進行光合作用)。
這樣,自養生物被認為是生產者,而異養生物 被認為是消費者。沒有前者,後者就無法長期存在,因為最終將不再有生物可供消耗。
異養生物依其食物偏好可分為:
食肉動物。它們也被稱為捕食者,以其他異養生物的身體為食,無論是草食動物、小型食肉動物或任何類型。它們是每個棲息地的獵人,控制獵物的數量增長。
噬碎菌。大自然 的回收部門由噬菌體組成,這些異養生物負責處理大型捕食者食物中的廢物,或者從樹上掉落的有機物,簡而言之,所有可以被視為有機廢物的東西。食腐鳥類、真菌和許多昆蟲每天都扮演著這個角色。
雜食動物。那些以一切為食的動物,也就是說,它們可以在飲食中結合不同來源的食物:肉食性、草食性,甚至在某些情況下是食腐質的。人類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
另見:生物因素
異養生物的例子
異養生物包括所有動物、真菌和大多數單細胞生物。我們可以提供一些例子:
大型貓科動物掠食者。像老虎、獅子、黑豹、美洲獅或獵豹一樣,它們的飲食完全是肉食性的,因此它們必須捕獵其他動物,通常是大型草食動物。
魚類和海洋哺乳動物。從鯊魚到沙丁魚,從鮪魚到海豚,海洋中的生活就是不斷地吃或被吃。大魚吞食小魚並以它們的有機物為食,而這些有機物又以小甲殼類動物或浮游生物為食。
蘑菇完整。儘管在某些情況下它們可能看起來不像,但真菌是介於動物和植物之間的異養生物。它們的身體結構與植物界相似(就像有細胞壁的細胞),但它們以分解的有機物為食:木材、油漆、富含腐殖質的土壤,甚至其他生物的身體。
非洲大型草食動物。大型草食動物,如長頸鹿、犀牛、大象、瞪羚等,通常是大型肉食動物的獵物。
原生動物。這些單細胞和微生物生活在潮濕的環境和水生環境中,或在某些情況下它們寄生的生物體內。它們透過吞噬其他活細胞將其融入體內,或透過細胞膜吸收營養來進食。在某些情況下,它們被認為是半異養或部分自養,這取決於物種。
人類。異養飲食的一個明顯例子就是我們的飲食,它理想地結合了植物、動物和來自各種生物的食物。像其他動物一樣必須喝水,但我們不能只靠水生存。
有些細菌。細菌王國龐大而多樣,其中包括一些自養物種(光合或化學合成)和其他異養物種,例如在感染時侵入我們身體的細菌。然後這些細菌以我們自己的細胞和組織為食。
蜘蛛綱動物。蜘蛛、蠍子和蜈蚣屬於這一類生物,它們是節肢動物世界中最可怕的掠食者。作為偉大的昆蟲獵人,它們各自製定了捕捉獵物的策略,並以獵物的內部液體為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