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工業化?概念、特徵、原因和後果
我們解釋什麼是工業化、其特徵、原因和後果。還有它與帝國主義的關係。
工業化允許快速、大規模地生產商品。
什麼是工業化?
工業化是向工業化社會的過渡,即建立以工業為中心的社會經濟秩序的過程,因此工業的主要經濟活動是將原材料轉化為製成品,並在此過程中增加其價值。
由於工業革命和資本主義,工業化是18 世紀末和整個 19 世紀西方進入現代性的核心現象。它起源於英國,透過日益機械化的手工藝工作,允許快速、大規模地生產以前手工製作的商品。
這種模式隨後出口到美國和歐洲其他國家,最後出口到世界其他地區,以一種特別不平衡的方式實現了工業化的飛躍。
另一方面,今天的工業化與經濟(以及政治)實力連結在一起,因此所謂的第一世界國家也往往是工業化國家。另一方面,農業社會或那些以銷售原料為生的社會,主要構成了所謂的第三世界,也就是工業化程度較低的國家。
另請參閱:進口替代模型
工業化特點
工業化有以下特徵:
它包括將工業活動納入國家經濟活動的核心。
它於 18 世紀至 19 世紀工業革命期間在英國出現。
它是由新生的資本主義以及重商主義和帝國主義帶來的財富累積所驅動的。
它改變了世界的生產關係,因為它催生了工廠和工人階級。
它導致農村人口流向城市,從而導致城市的巨大發展。
這是封建社會終結的一部分,催生了現代社會。
工業化的原因
資本主義創造了與農業無關的就業機會。
對於以前的農業或農村社會如何進入工業世界有許多解釋。主要的一個與中世紀統治歐洲的封建制度的終結有關,它釋放了大量的農民勞動力,這些勞動力必須納入自由的勞動市場。
這樣,這些人就不用去收割封建領主的土地,而是可以向資產階級提供勞動力,參與消費品市場。
這樣,資本主義作為一種制度和資產階級作為統治階級的出現重組了世界的生產力,創造了與土地所有權和農業無關的就業機會,而是與技術進步和物質轉變有關的就業機會。 。採礦業和重工業以及當時的商業繁榮在其中發揮了特別重要的作用。
當人們知道可以使用機器更快、更大規模地完成製造時,我們就朝著不可阻擋的現代化進程邁出了第一步。因此,在短短兩個多世紀的時間裡,世界發生的變化比整個中世紀還要徹底。
最後,至今仍在努力實現工業化的社會是本著與地球上的工業強國在更平等的基礎上競爭的精神來實現工業化的,因此在實現工業化的同時必須處理好自己的依賴經濟問題。
工業化的後果
工業化的後果永遠改變了世界。主要是:
它將中世紀支持生產的農民勞動力(peasantry)轉變為向體制出賣勞動力以換取工資的工人階級(proletariat) 。
它促進了西方農村人口的大規模外流,導致城市人口過剩,城市規模急劇擴大,將其轉變為權力和現代生活的新景象。
它耗盡了歐洲大部分 礦產和自然資源,為帝國主義和殖民主義奠定了基礎。
它為資本主義在世界範圍內的擴張奠定了基礎,最終將資產階級確立為新的統治階級。
他將機器作為一種工作工具引入了大眾的想像中,但這也帶來了它的阻力。
它使得世界產量增加,從而開創了未來的消費社會。
鑑於工業社會的能源需求從未停止成長,它引發了對大量自然資源的開採,特別是化石(煤炭、天然氣、石油)。
工業化與帝國主義
工業化耗盡了資源,為殖民主義奠定了基礎。
工業社會的建設,其工廠不斷發展,需要不斷獲得原材料,其結果是迅速耗盡歐洲的資源,從而產生了轉向地球其他地區資源的需要。
但在這種條件下進行貿易將意味著工業國家的政治削弱。因此,獲取原料的途徑是透過對其他民族和文化的軍事和政治統治,透過殖民主義和帝國主義。
因此,已經在美洲和亞洲進行過殖民擴張的歐洲帝國也開始瓜分非洲。他們以侵略性和主導性的方式接近工業化程度較低的國家,以便能夠以對歐洲更方便的條件與這些國家進行貿易。
這個階段被稱為帝國主義,雖然它始於歐洲殖民帝國(英國、法國、荷蘭、西班牙、葡萄牙以及較小程度的德國),但後來美國也加入了這個階段。
帝國主義不可避免地導致了殖民帝國之間的利益衝突,為20世紀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等一系列衝突奠定了基礎。後者之後,歐洲帝國崩潰,美國成為世界帝國強國,與蘇聯領導的社會主義集團競爭。
更多內容:帝國主義
墨西哥的工業化
墨西哥紡織業伴隨著1940年的工業化而誕生。
與美洲大陸上許多被西班牙殖民的國家一樣,墨西哥經濟在 20 世紀中葉之前基本上都是農村經濟。因此,他們的許多鬥爭和衝突都是由於土地所有權和農民的生活方式而產生的。
1940 年後,隨著曼努埃爾·阿維拉·卡馬喬(Manuel Ávila Camacho,1897-1955 年)上台,這一切都發生了重大變化,這是從軍事領導層過渡到文職領導層的時期。隨後制定了 一項雄心勃勃的工業化計劃,該計劃得到了美國的青睞,墨西哥與美國發生了無數的邊境衝突。
因此,他們著手建立和擴大基礎工業,開發領土上的石油儲備,並滿足戰爭中盟國的鋼鐵需求。除此之外,這意味著該國的電氣化和現有鐵路網絡以及道路的擴建。
當時誕生的主要工業除了能源工業外還有紡織、食品、鋼鐵、化學、造紙、石油、水泥和造紙等。儘管這為社會和墨西哥經濟帶來了重要變化,但1947年後產量開始下降。
這種下降部分是由於缺乏原材料,部分是由於工業化對比索施加的壓力,因為對進口機械和非本地生產的資源的需求導致比索貶值和通貨膨脹持續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