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分配正義?概念、起源和例子
我們解釋什麼是分配正義、它的起源和例子。此外,什麼是報應正義和交換正義。
分配正義既指商品的分配,也指機會的分配。
分配正義
在法律中,一種專門涉及特定社會中商品和負擔的正確分配的正義形式被稱為分配正義。也就是說,它是指社會為了經濟活動而分配利益、責任和機會的方式。
分配正義研究歷史上某一時刻社會財富的分配方式,以確定其是否公平或可接受。這是平等主義哲學中一個非常常見的概念,它捍衛社會需要給予每個人完全相同的權利,儘管這些立場因剝奪個人對其經濟決策的所有責任而受到批評。
然而,在每個社會中,都需要分配正義的實例,以確保物品的公平分配,從而避免建構殘酷不平等的社會,而在這種社會中,社會和平是不可能實現的。理解這種正義模式的方法有很多,並非所有方法都關注物質財富的分配。
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公元前384-322年)在古典時期討論了分配正義,但歷史上最傑出的理論家是美國約翰·羅爾斯(1921-2002),對他來說,正義的概念與公平的概念密不可分。
另請參閱:社會正義
分配正義的例子
應用分配正義的一些簡單例子如下:
評估和稅收制度要求全國所有公民按照其負擔能力的百分比繳款:窮人少,富人多。透過這種方式,試圖平衡社會經濟的平衡。
公共衛生系統旨在平等地為窮人、富人和中產階級服務,使醫療解決方案和健康資訊的機會不限於任何社會階層。
報應正義
報應性司法著重於對犯罪的懲罰。
報應性正義是一種正義概念,重點在於對犯罪行為進行相應的報應,即對違法者給予公正和應得的懲罰。
為此,有適用懲罰的比例原則,它遵循正義的道德理念,而不是認為在正義的實施中能夠產生特定利益或傷害的功利主義意識。這種司法的重點是對犯罪的懲罰,目的是透過懲戒性制裁來減輕或消除犯罪,即使受懲罰的犯罪分子成為全社會的榜樣。
交換正義
就其本身而言,交換正義(來自拉丁語commutare,「交換」)是專注於商業關係和交易的正義,其目的是使它們成為公平、公正和和平的活動。
它與分配正義的區別首先在於,它完全不考慮每個參與個體的特殊性,而是關注交易本身的正義性,即交易是依法進行的,而不是在沒有法律約束的情況下進行的。任何一方。
根據托馬斯·阿奎那(Thomas Aquinas,1224-1274)的說法,最後一個差異的解釋是,分配正義調節社會與其每個成員的關係,而交換正義調節一個人與另一個人的關係。
繼續:正義的象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