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哈雷彗星?概念、特徵、起源和發現
我們解釋什麼是哈雷彗星、它的特徵、起源和發現。還有,它什麼時候才能再靠近地球?
哈雷彗星大約每 75 年從地球上可見一次。
什麼是哈雷彗星?
它的正式名稱為 1P/哈雷,俗稱哈雷彗星,是一顆巨大而明亮的彗星,大約每 75 年(74 至 79 年)繞太陽公轉一周,這意味著它的周期很短。它是唯一可以從地球表面看到的同類天文現象,使其成為非常受歡迎的天文現象。
哈雷繞太陽系的軌道不規則。它是來自奧爾特雲的最著名的天文物體之一,奧爾特雲是海王星外天體的球形聚集體。
它的不規則性是由於它的軌道受到太陽系行星(尤其是外巨星)引力的扭曲。這也是由於彗星質量的變化造成的,因為彗星每次繞太陽運行都會失去大量的冰凍水。
這顆彗星得名於英國天文學家埃德蒙·哈雷 (Edmund Halley),他於 1682 年第一個觀測到它並以科學方式詳細描述了它。然而,哈雷彗星自古以來就被各種文化所觀測和報道。
另請參閱:太空人隊
哈雷彗星的起源
飛過太陽系的各種彗星有兩個可能的起源:柯伊伯帶,一組冰冷的天文碎片,距離太陽約 50 個天文單位 (AU),位於海王星軌道之外;或是奧特雲,一群距離我們一百倍遠的冰體,位於太陽系的最邊緣。
儘管通常短週期彗星來自柯伊伯帶。然而,哈雷彗星的情況很奇怪,因為它誕生於奧爾特雲最遙遠的天體,就像其他長週期彗星一樣,例如海爾-波普彗星,其軌道需要數千年。
這是因為它原本是一顆長週期彗星,被太陽系行星的引力所捕獲,尤其是金星的引力。
歷史與發現
儘管這顆彗星已經為人所知,埃德蒙·哈雷還是能夠計算並預測它的軌道。
哈雷彗星自古以來就被人類觀測到。估計是西元前239年。 C.是他通過的第一個記錄。這就是為什麼說它是在 17 世紀發現的並不準確。然而,它的科學發現要歸功於埃德蒙·哈雷 (Edmund Halley),他也是第一個在 1705 年計算出它的軌道的人。
事實上,眾所周知,德國天文學家和數學家 Johann Müller Regiomontano 在 1456 年就觀測到了這顆彗星; 1531 年,德國人文主義者彼得魯斯‧阿爾皮亞努斯 (Petrus Arpianus) 提出; 1607 年約翰內斯·開普勒在布拉格提出。
由於所有這些文件,哈雷能夠推斷出彗星的周期每 76 年重複一次,從而預測了它在1757 年的出現。 16 年之後。
此後,這顆彗星在 1835 年、1910 年和 1986 年頻繁出現在我們的星球上。
哈雷彗星的研究
歷史上,對哈雷的研究是中國、巴比倫和中世紀歐洲天文學家反覆出現的主題。它與週期性儀式和時代變遷有關,甚至有人認為這顆彗星可能是所謂的伯利恆之星,根據聖經神話,它引導三智者誕生了耶穌基督。
哈雷彗星也是第一顆從大氣層外觀測到的彗星,並被織女星1 號和織女星2 號、喬托號、水星號(PLANET-A)、Sakigake 號和ISEE-3/ICE 等各種太空探測器進行了詳細研究。
這套太空探測器通常被稱為哈雷艦隊,正是它們讓我們對彗星有了廣泛的了解。
哈雷彗星的特點
哈雷河由一個相對較小的核心組成,形狀像花生,長15公里,寬和高8公里。它具有2.2×10 14 kg的低質量和0.6g/cm 3的密度。它只反射所接收到的光線的 4% ,與煤炭大致相同,因此它是一個黑體,儘管從地球上看它看起來又白又亮。
此外,它還有一個在太空中延伸數百萬公里的彗髮或毛髮(氣體雲)。這種氣體是當太陽的能量加熱其表面時釋放出來的,由 80% 的水蒸氣、17% 的一氧化碳和 3% 至 4% 的二氧化碳組成,偶爾含有微量碳氫化合物。
哈雷的科學觀察與美國天文學家弗雷德勞倫斯惠普爾 (Fred Lawrence Whipple) 的預測不謀而合,後者在 1950 年表示彗星是「骯髒的雪球」。
哈雷彗星何時再次經過?
正如我們所說,哈雷彗星的軌道是不規則的,無法太準確地預測,但考慮到它最後一次經過地球是在1986年,它最有可能回歸的日期是2061年。
專家警告說,在數千年內,哈雷軌道將會發生變化,並受到木星的影響,可能會延伸到 300 年的軌道,而不是通常的 75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