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自然科學 > 正文內容

什麼是彗星?概念、分類、組成部分和其他特徵

2024-10-14自然科學197

我們解釋什麼是彗星、它們的分類、它們的組成部分和其他特徵。還有哈雷彗星

什麼是彗星?概念、分類、組成部分和其他特徵

彗星是繞太陽運行的天體

什麼是彗星?

天文學中,彗星被稱為某些類型的移動天體,是太陽系的成員,它們在圍繞太陽的不同軌道和持續時間的軌道上運行。大多數情況下,彗星是海王星外的天體,來自被稱為柯伊伯帶或更遠的奧爾特雲的冰冷天體聚集體。

彗星沿著高度同心的軌道繞著太陽運行,其中許多彗星在數百甚至數千年後返回。它的典型圖像是一個明亮的橢圓形物體,留下由明亮氣體組成的尾跡或彗髮。

唯一可以從地球表面定期看到的一顆彗星是著名的哈雷彗星。然而,對彗星的研究,尤其是望遠鏡發明之後,自古以來就一直是天文學家所關注的問題。

在某些情況下,反覆出現的現像被解釋為預兆的症狀、啟示的來源,或一個時代結束和另一個時代開始的標誌。聖經中的伯利恆之星等神話可能是這些星界旅人的神秘解釋。

參見:小行星

風箏的種類

彗星可以根據兩個標準進行分類,第一個標準是在軌道上行駛的距離和軌道的類型。因此,我們可以討論:

  • 短週期或中周期彗星。 那些通常來自距離太陽 50 天文單位 (AU) 的柯伊伯帶

  • 長週期彗星。 那些來自奧爾特雲,距離太陽系的極限近一百倍。

同樣,我們可以區分週期性彗星和非週期性彗星,前者是那些軌道需要200年或更短時間才能完成的彗星;後者是那些軌道需要200年或更短時間才能完成的彗星。第二個軌道需要200年以後的軌道。同樣,它們的軌道可以是橢圓形、拋物線形或雙曲線形。

最後,彗星依其大小分為以下幾類:

  • 矮彗星。 直徑在0到1.5公里之間。

  • 小風箏。 直徑在1.5至3公里之間。

  • 中型風箏。 直徑在3至6公里之間。

  • 大風箏。 直徑在6到10公里之間。

  • 巨型彗星。 直徑在10到50公里之間。

  • 「歌利亞」風箏。 直徑50公里以上。

彗星的部分

什麼是彗星?概念、分類、組成部分和其他特徵

彗星的塵埃彗髮可以產生流星雨。

彗星由兩個清晰可辨的部分組成:

  • 一個核心。 由彗星的固體物質組成,其中發現了其成分材料(通常是冰和無機化合物,儘管通常含有碳氫化合物的痕跡),並且通常基本上是移動的岩石。

  • 一個逗號。 也稱為頭髮,是一條長達數公里的痕跡,由彗星在太陽加熱過程中噴射出的氣體組成,或由彗星在其路徑上留下的恆星塵埃和碎片組成。在許多情況下,可以觀察到兩個不同的逗號:

    • 氣態昏迷。 由彗星噴出的水蒸氣組成,支持與太陽光線相反的方向。

    • 塵埃昏迷。 由彗星的固體殘骸組成,懸浮在太空中,當進入地球大氣層時,當我們的星球經過彗星的軌道時,就會引發流星雨。

彗星的特徵

彗星的形狀多種多樣,通常是不規則的,直徑可以從幾公里到幾十公里不等。它的組成是天文學中最常見的謎團之一,透過對哈雷彗星 1986 年最後一次經過的近距離觀察,部分解決了這個謎團。

今天我們知道彗星含有大量的冷凍水、乾冰、氨、甲烷、鐵、鎂、鈉和矽酸鹽。這樣的成分錶明,彗星可能是地球上生命出現的有機物質的貢獻者之一。

同樣,人們認為它們可能是太陽系形成的物質見證,並且內部蘊藏著有關行星和太陽本身起源的物理秘密。

彗星的例子

什麼是彗星?概念、分類、組成部分和其他特徵

百武彗星於 1996 年被發現並被拍攝。

一些最著名的彗星是:

  • 哈雷彗星。 其周期約為76年,是地球表面唯一可見的周期。

  • 海爾-波普彗星。 它是 20 世紀最受關注的天體之一,由於其巨大的光彩,在 1997 年經過地球附近時引發了無數謠言。

  • 博雷利彗星。 它以其發現者法國人阿爾豐斯·博雷利 (Alphonse Borrelly) 的名字命名,北美太空探測器“深空一號”曾於 2001 年訪問過它。

  • 科吉亞彗星。  1874 年,一個可以在地球上用肉眼觀察到的巨大非週期樣本。

  • 舒梅克-利維 9號 彗星。

  • 百武彗星。  1996 年 1 月被發現,那一年它距離地球非常近:200 年來彗星距離地球最近的一次。從世界各地都可以看到它,並發出大量的 X 射線,它的周期約為 72,000 年。

哈雷彗星

什麼是彗星?概念、分類、組成部分和其他特徵

哈雷彗星大約每 75 年從地球上可見一次。

它是最著名的彗星,大約每 75 年訪問我們的星球一次。它以埃德蒙·哈雷(Edmund Halley,1656-1742)的名字命名,他是第一位描述其軌道並預測其外觀的科學家。然而,它自古以來就為人所知並被載入史冊。

這顆彗星原本是長週期的,誕生於遙遠的奧特雲,但後來被太陽系行星的引力所困,尤其是金星的引力。因此,目前它是一個短軌道。 1986年,它成為許多太空探測器訪問的第一顆彗星,這些探測器後來更名為哈雷艦隊。

更多內容:哈雷彗星

標籤: 天文學

“什麼是彗星?概念、分類、組成部分和其他特徵” 的相關文章

什麼是飛行動物?概念、類型、特徵和例子

什麼是飛行動物?概念、類型、特徵和例子

我們解釋什麼是飛行動物以及它們是如何分類的。還有它的特點是什麼以及一些例子。 許多鳥類都是飛行動物,例如紅鶴。 什麼是飛行動物? 飛行動物是指那些可以利用不同的身體適應性(例如翅膀或羽毛)依靠自己的力量在空中飛行或...

什麼是脊椎動物?概念、特徵、分類以及例子

什麼是脊椎動物?概念、特徵、分類以及例子

我們解釋什麼是脊椎動物以及這些動物是如何分類的。此外,還有脊椎動物的特徵和例子。脊椎動物有一個保護大腦的頭骨。什麼是脊椎動物?脊椎動物是動物界中極其多樣化的群體,由近 62,000 種現有物種和許多已滅絕物種組成,它們的個體都有一個共同點,即都有脊柱或脊柱,將身體分為兩側對稱的兩個部分。脊椎動物還具...

什麼是太陽能?概念、如何產生、用途、優點和缺點

什麼是太陽能?概念、如何產生、用途、優點和缺點

我們解釋什麼是太陽能以及它是如何產生的。還有它的用途是什麼,有什麼優點和缺點。太陽能電池板將太陽輻射轉換為可用的電能。什麼是太陽能?太陽能是由太陽產生的能量。這種以電磁輻射形式發射的能量構成了地球上光和熱的主要來源。由於技術,目前可以利用它來獲取電能和熱能,為家庭和工業供電。它是一種持續、經濟、無污...

什麼是演化論?概念、達爾文和宗教的物種演化理論的組成等

什麼是演化論?概念、達爾文和宗教的物種演化理論的組成等

我們解釋什麼是演化論,以及達爾文和宗教的物種演化理論的組成等。演化過程始於產生第一個生命的原始海洋。什麼是進化論?演化的概念是指產生某種研究或分析對象的新形式的條件變化。值得注意的是,演化是漸進的過程,變化是逐漸發生的,只能隨著時間的推移才能觀察到。演化一詞在生物學領域有其最基本的用途,特別是指居住...

什麼是生物群落?概念、特徵、存在類型以及例子

什麼是生物群落?概念、特徵、存在類型以及例子

我們解釋什麼是生物群落以及存在哪些類型的生物群落。此外,還有生物群落的例子:沙漠、草原、苔原、叢林等等。熱帶雨林是地球上生物量最豐富的生物群落。什麼是生物群系?生物群落、生物區域或生物氣候景觀是地球表面在氣候、動植物方面表現出一致性的區域,從而根據其中可能存在的生態系統的類型和多樣性構成了可識別的區...

奧帕林的生命起源理論是什麼?概念、特徵、批評、理論概要

奧帕林的生命起源理論是什麼?概念、特徵、批評、理論概要

我們解釋奧帕林的生命起源理論是什麼以及他對此的批評。另外,這個理論的概要是什麼?奧帕林理論試圖解釋早期地球的生命起源。什麼是奧帕林理論?蘇聯生物化學家亞歷山大·伊万諾維奇·奧帕林(Aleksandr Ivanovich Oparin,1894-1980)為回答生命起源問題提出的解釋,一度徹底否定了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