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自然科學 > 正文內容

什麼是彗星?概念、分類、組成部分和其他特徵

2024-10-14自然科學418

我們解釋什麼是彗星、它們的分類、它們的組成部分和其他特徵。還有哈雷彗星。

什麼是彗星?概念、分類、組成部分和其他特徵

彗星是繞太陽運行的天體

什麼是彗星?

天文學中,彗星被稱為某些類型的移動天體,是太陽系的成員,它們在圍繞太陽的不同軌道和持續時間的軌道上運行。大多數情況下,彗星是海王星外的天體,來自被稱為柯伊伯帶或更遠的奧爾特雲的冰冷天體聚集體。

彗星沿著高度同心的軌道繞著太陽運行,其中許多彗星在數百甚至數千年後返回。它的典型圖像是一個明亮的橢圓形物體,留下由明亮氣體組成的尾跡或彗髮。

唯一可以從地球表面定期看到的一顆彗星是著名的哈雷彗星。然而,對彗星的研究,尤其是望遠鏡發明之後,自古以來就一直是天文學家所關注的問題。

在某些情況下,反覆出現的現像被解釋為預兆的症狀、啟示的來源,或一個時代結束和另一個時代開始的標誌。聖經中的伯利恆之星等神話可能是這些星界旅人的神秘解釋。

參見:小行星

彗星的種類

彗星可以根據兩個標準進行分類,第一個標準是在軌道上行駛的距離和軌道的類型。因此,我們可以討論:

  • 短週期或中周期彗星:那些通常來自距離太陽 50 天文單位 (AU) 的柯伊伯帶

  • 長週期彗星:那些來自奧爾特雲,距離太陽系的極限近一百倍。

同樣,我們可以區分週期性彗星和非週期性彗星,前者是那些軌道需要200年或更短時間才能完成的彗星;後者是那些軌道需要200年或更短時間才能完成的彗星。第二個軌道需要200年以後的軌道。同樣,它們的軌道可以是橢圓形、拋物線形或雙曲線形。

最後,彗星依其大小分為以下幾類:

  • 矮彗星:直徑在0到1.5公里之間。

  • 小彗星:直徑在1.5至3公里之間。

  • 中型彗星:直徑在3至6公里之間。

  • 大彗星:直徑在6到10公里之間。

  • 巨型彗星:直徑在10到50公里之間。

  • 超巨型彗星:直徑50公里以上。

彗星的部分

什麼是彗星?概念、分類、組成部分和其他特徵

彗星的塵埃彗髮可以產生流星雨。

彗星由兩個清晰可辨的部分組成:

  • 彗核:由彗星的固體物質組成,其中發現了其成分材料(通常是冰和無機化合物,儘管通常含有碳氫化合物的痕跡),並且通常基本上是移動的岩石。

  • 彗發:也稱為頭髮,是一條長達數公里的痕跡,由彗星在太陽加熱過程中噴射出的氣體組成,或由彗星在其路徑上留下的恆星塵埃和碎片組成。在許多情況下,可以觀察到兩個不同的逗號:

    • 氣態彗發:由彗星噴出的水蒸氣組成,支持與太陽線相反的方向。

    • 塵埃彗發:由彗星的固體殘骸組成,懸浮在太空中,當進入地球大氣層時,當我們的星球經過彗星的軌道時,就會引發流星雨。

彗星的特徵

彗星的形狀多種多樣,通常是不規則的,直徑可以從幾公里到幾十公里不等。它的組成是天文學中最常見的謎團之一,透過對哈雷彗星 1986 年最後一次經過的近距離觀察,部分解決了這個謎團。

今天我們知道彗星含有大量的冷凍水、乾冰、氨、甲烷、鐵、鎂、鈉和矽酸鹽。這樣的成分錶明,彗星可能是地球上生命出現的有機物質的貢獻者之一。

同樣,人們認為它們可能是太陽系形成的物質見證,並且內部蘊藏著有關行星和太陽本身起源的物理秘密。

彗星的例子

什麼是彗星?概念、分類、組成部分和其他特徵

百武彗星於 1996 年被發現並被拍攝。

一些最著名的彗星是:

  • 哈雷彗星: 其周期約為76年,是地球表面唯一可見的周期。

  • 海爾-普彗星:它是 20 世紀最受關注的天體之一,由於其巨大的光彩,在 1997 年經過地球附近時引發了無數謠言。

  • 博雷利彗星:它以其發現者法國人阿爾豐斯·博雷利 (Alphonse Borrelly) 的名字命名,北美太空探測器“深空一號”曾於 2001 年訪問過它。

  • 科吉亞彗星:1874 年,一個可以在地球上用肉眼觀察到的巨大非週期樣本。

  • 舒梅克-利維 9號彗星

  • 百武彗星:1996 年 1 月被發現,那一年它距離地球非常近:200 年來彗星距離地球最近的一次。從世界各地都可以看到它,並發出大量的 X 射線,它的周期約為 72,000 年。

哈雷彗星

什麼是彗星?概念、分類、組成部分和其他特徵

哈雷彗星大約每 75 年從地球上可見一次。

它是最著名的彗星,大約每 75 年訪問我們的星球一次。它以埃德蒙·哈雷(Edmund Halley,1656-1742)的名字命名,他是第一位描述其軌道並預測其外觀的科學家。然而,它自古以來就為人所知並被載入史冊。

這顆彗星原本是長週期的,誕生於遙遠的奧特雲,但後來被太陽系行星的引力所困,尤其是金星的引力。因此,目前它是一個短軌道。 1986年,它成為許多太空探測器訪問的第一顆彗星,這些探測器後來更名為哈雷艦隊。

更多內容:哈雷彗星

標籤: 天文學

“什麼是彗星?概念、分類、組成部分和其他特徵” 的相關文章

什麼是自養生物和異養生物?概念、特徵、分類意味和例子

什麼是自養生物和異養生物?概念、特徵、分類意味和例子

我們解釋什麼是自養生物和異養生物。這種對生物的分類意味著什麼?自養生物的例子。植物是自養的,它們透過光合作用製造食物。什麼是自養生物?當我們談論自養生物或自養營養時,我們總是指根據生物獲取能量的能力進行分類。這種分類將它們分為兩類:異養生物。 那些必須消耗其他生物的有機物的人。自養生物。&...

奧帕林的生命起源理論是什麼?概念、特徵、批評、理論概要

奧帕林的生命起源理論是什麼?概念、特徵、批評、理論概要

我們解釋奧帕林的生命起源理論是什麼以及他對此的批評。另外,這個理論的概要是什麼?奧帕林理論試圖解釋早期地球的生命起源。什麼是奧帕林理論?蘇聯生物化學家亞歷山大·伊万諾維奇·奧帕林(Aleksandr Ivanovich Oparin,1894-1980)為回答生命起源問題提出的解釋,一度徹底否定了自...

什麼是粒線體?概念、特徵、細胞器起源、主要功能和結構

什麼是粒線體?概念、特徵、細胞器起源、主要功能和結構

我們解釋什麼是粒線體以及這些細胞器的起源。還有它的主要功能和結構是怎麼樣的。粒線體外觀細長,位於細胞質中。什麼是粒線體?粒線體 是細胞質細胞器(即人體器官的細胞等效物),在細胞中充當能量工廠,合成三磷酸腺苷 ( ATP )分子,為生命(細胞呼吸)所需的各種細胞過程提供化學燃料。這...

什麼是陸地生態係?概念、主要特徵、如何分類以及示例

什麼是陸地生態係?概念、主要特徵、如何分類以及示例

我們解釋什麼是陸地生態係以及該生物群落的主要特徵。另外,它是如何分類的以及示例。陸地生態系發生在堅實的地面和空中。什麼是陸地生態系?陸地生態系統是指發生在固體地面和空中或地理特徵(山脈等)上的生態系統,在那裡它們可以找到出生、生長和繁殖所需的一切。它們與水生生態系統和混合生態系統的區別在於它們不以湖...

什麼是神經元?概念、主要功能、存在類型及其結構

什麼是神經元?概念、主要功能、存在類型及其結構

我們解釋什麼是神經元以及它的主要功能是什麼。此外,還包括存在的類型及其結構。神經元控制身體的自願和非自願功能。什麼是神經元?神經元(來自希臘語 neûron,「烏鴉」或「神經」)被稱為高度專業化的細胞類型,它構成神經系統,負責控制有機體的自願和非自願功能。神經元 的特徵在於它們的...

什麼是精子發生?概念、階段、無精子症和卵子發生組成

什麼是精子發生?概念、階段、無精子症和卵子發生組成

我們解釋什麼是精子發生以及這個過程分為幾個階段。另外,無精子症和卵子發生是由什麼組成的。精子發生發生在男性性腺。什麼是精子發生?生成或產生精子的過程稱為精子發生或精細胞發生,發生在男性性腺(睪丸)內,特別是在生精小管(約 30 至 60 公分的盤繞管)。長度為 0.2 毫米,寬度為 0.2 毫米。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