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基因改造生物(GMO)?概念、特徵、優點、缺點以及用途
我們解釋什麼是基因改造生物(GMO)、它們的優點、缺點以及它們的用途。
基因改造生物的遺傳物質是經過人工改造的。
什麼是基因改造生物?
基因改造生物(GMO)是指其遺傳物質(DNA)透過與自然繁殖或組合方法無關的生物技術進行操縱的微生物、植物或動物。
例如,透過基因修飾,可以改變基因的表達或將其轉移到另一種生物體(同一物種或不同物種)。
應用於基因改造生物的生物技術也稱為「現代生物技術」、「基因技術」、「 DNA技術」或「基因工程」。它們在更大程度上用於食品工業(農業和畜牧業)和醫藥(用於疫苗或逆轉遺傳性疾病)。
另請參閱:奈米技術
基因改造生物的優點和缺點
基因改造生物的主要優點包括:
-
對有害物質具有更強的抵抗力。基因改造種子使農作物能夠抵抗昆蟲或病毒引起的疾病,並且能夠耐受除草劑和殺蟲劑(例如,RR大豆能夠抵抗由草甘膦製成的劇毒除草劑)。
-
成分和營養價值的改善。透過添加維生素、消除過敏原和改變蛋白質含量,獲得玉米、米、番茄、大豆、馬鈴薯等產品。具有改進的成分。
-
對乾旱和洪水的耐受力更強。基因改造作物能夠抵抗多種環境因素,因此與傳統作物相比,它們透過降低作物歉收的風險為生產者提供了優勢。
基因改造生物的主要缺點包括:
-
土壤的集約利用。土地遭到破壞,主要是由於兩個問題:除草劑和殺蟲劑(噴灑在基因改造作物上)產生的有毒殘留量,以及連續種植不允許土地休息以恢復其有機質和濕度(稱為“休耕”的技術)。
-
基因污染。引入基因改造植物會危害環境並影響生物多樣性。例如,如果一種植物生長在其原定收穫地點之外,或將其修飾基因轉移到其他作物上(例如,在美國,一種玉米的痕跡農場動物)。
-
健康問題。 1992年,負責監管食品、藥品、化妝品等的美國政府機構「食品藥物管理局」的科學家警告說,基因改造食品可能會導致不可預測且難以檢測的副作用,例如過敏、毒素等。和營養問題。
-
專利種子。基因改造種子的版權歸創造它們的跨國公司所有。這些智慧財產權規定農民無法保留這些種子以供將來收成,導致生產者每年購買新種子及其相應的農業化學品(與傳統種子相比,成本可能更高)。
-
不良反應仍未知。由於食品中的基因操作於 1994 年已被批准商業化,因此目前還沒有足夠的時間來準確確定基因被修飾的不同產品對健康和環境的影響。
基因改造生物的應用
基因改造作物的抵抗力更強。
基因改造生物應用於不同領域,主要包括:
-
農牧業。透過種子的基因操作,可以優化作物以有利於消費產業,既用於餵養農場動物,也用於人類消費。
-
藥。透過藥品供應的製造,促進了某些疾病的治療。例如,患有糖尿病的人可以服用來自基因工程人類基因的人類胰島素。
-
食品工業。透過動物基因改造,食品生產的生物技術過程得到優化。例如,透過修改組件,可以在更短的時間內實現更高的產量。基因改造也用於對抗動物疾病(育肥欄或飼養場大規模生產的結果,這是一個常用的英文名稱)。
基因改造生物
基因改造生物體是指引入了來自另一種生物體的 DNA 片段的生物體,而該生物體在性方面不相容。例如,多種基因改造玉米含有來自細菌的基因,以使其作物更具抵抗力。
雖然這兩個術語同義使用很常見,但基因改造生物是基因改造生物的一種變體,但並非所有基因改造生物都是使用「基因改造」技術製成的。
基因改造生物的另一種變體是「順源」技術,即用來自另一種生物體但性相容的基因修改一種生物體的 DNA。例如,它用於不同物種植物的繁殖。
更多內容:基因改造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