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品質管理?概念、品質管理系統、全面品質管理和 ISO 9001 標準
我們解釋什麼是品質管理以及什麼是品質管理系統。全面品質管理和 ISO 9001 標準。
品質管理根據每個業務部門的標準而有所不同。
什麼是品質管理?
品質管理是一系列系統過程,允許任何組織規劃、執行和控制其開展的不同活動。這確保了效能的穩定性和一致性,以滿足客戶的期望。
品質管理根據每個業務部門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每個業務部門都建立了自己的「標準」,即衡量或評估組織績效水準的參考模型。
另請參閱:風險管理
品質管理系統(QMS)
策略規劃是一組可以讓您實現目標的活動。
組織的品質管理體係由組成組織的所有要素決定,以確保持續穩定的績效,並避免意外的變化。該系統還允許根據需要合併新的品質流程來進行改進。
構成品質管理系統的一些要素範例如下:
機構的結構。它是人員依照職能和任務的分配,稱為組織結構圖。
戰略規劃。它是使組織的目的和目標得以實現的一組活動。
資源。它們是組織運作所需的一切,例如人員、基礎設施、資金和設備。
程式.它們是如何執行每項活動或任務的逐步細節。根據結構的複雜程度,可以以書面形式製定程序。
品質管理原則
品質管理的原則旨在指導和指導組織成功實現其目標。需要考慮八項原則或問題:
客戶。了解他們的需求並滿足他們的期望是滿足消費者需求和維持他們忠誠度的關鍵。
領導。組織的內部氛圍取決於既定的管理或指揮策略。主要領導者可以根據結構類型將任務委託給其他指定的經理。
員工參與。組織成員的積極性會產生更大的承諾、更好的任務績效並減少危機時期的不確定性。
基於過程的方法。指導組織的各個領域是機構整體發展的一部分,以有效實現目標。
系統管理方法。將組織建立的程序付諸行動或實踐會在品質管理系統的每個要素之間產生相互作用。
持續改進。品質管理系統的評估(根據每個專案的適當標準)有助於獲得程序的改進。
基於事實的決策方法。定性和定量資料的分析用於衡量組織的績效。
與供應商的關係。在組織和供應商之間保持有利和互惠的關係非常重要,例如聯盟、折扣、付款計劃等。
全面品質管理
在日本文化中,持續改善被稱為「Kaizen」。
全面品質管理是20 世紀 50 年代起源於日本的一項策略,由威廉·愛德華茲·戴明 (William Edwards Deming) 的品質控制實踐推動,也稱為「戴明圈」(持續改進的螺旋)。
全面品質管理的目的是在所有組織流程中建立品質意識,而不僅僅是遵循程序。縱觀全球範圍內的組織以及在其中工作的人員。
「全面品質」的概念是指“持續改進”,其目標是在機構的各個領域實現最佳品質:從組織的理念、文化、策略和風格,全體人員學習、實踐、參與和鼓勵持續改進。
在日本文化中,持續改善被稱為 Kaizen(kai 的意思是“改變”,zen 的意思是“好”)。全面品質管理實施Kaizen方法來產生改進:
在小動作中。
無需大量投資。
在組織所有成員的參與下。
迅速採取行動並實施應對措施。
此外,Kaizen理念避免了生產系統中可能出現的浪費、浪費或低效率,例如:
生產過剩。按訂單生產。
缺陷。加強售前品質管制。
庫存。詳細組織組織的每項資源。
運輸。優化行程並在同一次出貨中下達多個訂單。
延誤。嚴格遵守內部流程,以避免生產錯誤或延誤。
不必要的流程。如果沒有明確的目標或理由,你就不會投資它們。
ISO 9001 品質標準
ISO 9001 品質標準是世界上使用最廣泛的。
ISO 9001 品質標準是一項國際準則,它考慮了一個機構的活動,不對其部門進行任何區分,因為它重點關注客戶滿意度以及提供滿足既定要求的產品和服務的能力。
它是世界上最常用的標準,並定期更新,因為它考慮了組織實踐和應用技術的變化,這需要對該標準進行系統性審查。
ISO 是獨立的非政府國際標準化組織,於1946 年在 25 個國家的共識下成立,如今已擁有 164 個國家。該組織的目標是透過既定標準,使全球生產系統的安全、健康和環境等面向實現同質化。
另請參閱:ISO 標準
健康品質管理
健康品質管理受醫療設備製造商和相關服務提供者的ISO 13485 標準監管。它基於 ISO 9001 標準,出於客戶滿意度要求和持續改進,但包含更適合衛生部門的修改。組織可以被證明:
他們生產保健品
他們分發保健品
他們提供保健品技術援助服務
他們在醫院提供電子醫療和臨床工程服務
醫院消毒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