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自然科學 > 正文內容

什麼是生態平衡?概念、特徵、破壞因素、概念起源

2025-01-22自然科學218

我們解釋什麼是生態平衡、其特徵以及破壞生態平衡的因素。此外,我們也告訴您這個概念的起源。

什麼是生態平衡?概念、特徵、破壞因素、概念起源

根據生態平衡的概念,只有人類或災難才能中斷它。

什麼是生態平衡?

生態平衡、自然平衡或自然平衡是指自然界存在一種穩定的平衡,即生物參數的任何變化都會迅速被相反的反應所補償,從而保持持續的平衡的一種動態平衡的情況。例如,意外的人口成長(由於出生數量異常)會被其天敵所補償,因此不會發生人口過剩。

從這個角度來看,相同的作用和反應動力在整個地球的歷史中發生,不僅涉及不同形式的生命,還涉及與生命有密切和依賴關係的環境因素(物理-化學),例如。大氣的組成。那麼,人類行為(或自然災害)就會帶來威脅生態平衡的不平衡。

生態平衡的概念受到了許多學者的嚴厲質疑甚至否認,他們認為過去曾發生過許多因人口無節制增長而造成的災難性情況。

這是一個與蓋亞假說相關的想法,蓋亞假說提出生物圈的功能是趨於平衡的自我調節系統。在20世紀,這種觀點在學術界被突變理論和混沌理論所取代,作為理解世界如何運作的模型。

另請參閱:環境

“生態平衡”概念的由來

自然受其自身的、不可改變的平衡所支配的觀念由來已久。它可以追溯到古典希臘羅馬古代和斯多葛派宗教,它們將世界理解為人類必須複製的更高秩序。希臘希羅多德(公元前 484-425 年)或羅馬西塞羅(公元前 106-43 年)等哲學家和歷史學家對這種觀點非常熱衷,並在其中看到了創造智慧的證據。

最初,生態平衡的想法僅限於獵物和捕食者(食物鏈)之間的相互依賴關係。帶著這個意義,它出現在 20 世紀,當時生態學作為一門科學學科邁出了第一步,隨著時間的推移,它擴展到了其他自然關係。

後來它成為思考人與自然關係的最流行的觀點:保護野生地區成為最好的保護方法,而人類的干預和污染則被理解為自然平衡的破裂。

關於生態平衡概念的第一個問題出現在 20 世紀中葉,但這個概念和術語幾十年來仍然非常流行,而且仍然如此。

生態平衡的特點

傳統上,生態平衡具有以下特徵:

  • 它包括生物及其物理化學環境參與的一個循環或一組循環,並且傾向於平衡和補償任何逐漸的變化。

  • 然而,激進的改變,即非常迅速、非常大規模或非常破壞性的改變,無法得到補償,因此會產生輕微或災難性的不平衡。

  • 其主要幹擾源是人類活動,特別是對環境影響最大的活動,例如重工業、取得原料和能源生產。

  • 它對於所有物種都是至關重要的,因為它們以直接或間接的方式與周圍的其他物種聯繫在一起。生態平衡的喪失會帶來滅絕、生態系破壞等負面後果。

  • 它與食物鏈、種間生物關係以及生物與無機物的關係密切相關。

  • 一旦平衡被打破,想要再次達到平衡就很難了,需要數百年、數千年的時間。

生態平衡的重要性

生物平衡的概念假設世界處於或多或少穩定的狀態,而人類有能力顛覆這個狀態。從這個意義上說,它是一個對人類活動非常批判的願景,非常有利於環保主義和保護主義。

儘管這一理論在科學上已受到質疑,但在重新思考自然與人類之間的關係時,它仍然是一種流行的觀點。它基於的主要理念是,人類應該或多或少地保護我們所發現的世界,因為世界性質的任何重大變化也會對我們產生影響。

破壞生態平衡的因素

破壞或破壞生態平衡的因素可分為兩類:

人為因素。它們是人類活動及其存在模式的結果。這些包括:

  • 透過採礦、農業、森林砍伐等經濟活動從土壤中提取原料和礦物質。

  • 生態系中存在高度有害的物質,大自然需要很長時間才能處理和分解。也就是污染。

  • 能源消耗過多,需要燃燒污染大氣的物質。

  • 入侵物種的引入,正如歷史上經常發生的那樣,將物種從一個大陸引入到另一個大陸。

  • 自然資源的過度開發。

自然因素。它們不是由人類活動引起的因素,而是災難性自然條件的結果。這些包括:

  • 火山爆發不僅改變了地形,還將大量有毒物質拋入大氣、海洋和土壤中,燃燒的熔岩也改變了水和大氣的溫度平衡。

  • 地震、火災和其他自然災害能夠大幅改變地形或生物群落,並摧毀整個棲息地。

繼續:


標籤: 生態

“什麼是生態平衡?概念、特徵、破壞因素、概念起源” 的相關文章

什麼是食物鏈?概念、特徵、存在類型、營養級和例子

什麼是食物鏈?概念、特徵、存在類型、營養級和例子

我們解釋什麼是食物鏈、它們的特徵以及存在的類型。另外,什麼是營養級和例子。在食物鏈中,每個環節都依賴其他環節才能生存。什麼是食物鏈?透過構成生物群落或生態系統的不同物種的生物轉移有機物(營養物)和能量的機制被稱為營養鏈、食物鏈 或食物鏈。它的名字來自希臘語 tropos,「餵養」...

什麼是太陽能?概念、如何產生、用途、優點和缺點

什麼是太陽能?概念、如何產生、用途、優點和缺點

我們解釋什麼是太陽能以及它是如何產生的。還有它的用途是什麼,有什麼優點和缺點。太陽能電池板將太陽輻射轉換為可用的電能。什麼是太陽能?太陽能是由太陽產生的能量。這種以電磁輻射形式發射的能量構成了地球上光和熱的主要來源。由於技術,目前可以利用它來獲取電能和熱能,為家庭和工業供電。它是一種持續、經濟、無污...

奧帕林的生命起源理論是什麼?概念、特徵、批評、理論概要

奧帕林的生命起源理論是什麼?概念、特徵、批評、理論概要

我們解釋奧帕林的生命起源理論是什麼以及他對此的批評。另外,這個理論的概要是什麼?奧帕林理論試圖解釋早期地球的生命起源。什麼是奧帕林理論?蘇聯生物化學家亞歷山大·伊万諾維奇·奧帕林(Aleksandr Ivanovich Oparin,1894-1980)為回答生命起源問題提出的解釋,一度徹底否定了自...

什麼是粒線體?概念、特徵、細胞器起源、主要功能和結構

什麼是粒線體?概念、特徵、細胞器起源、主要功能和結構

我們解釋什麼是粒線體以及這些細胞器的起源。還有它的主要功能和結構是怎麼樣的。粒線體外觀細長,位於細胞質中。什麼是粒線體?粒線體 是細胞質細胞器(即人體器官的細胞等效物),在細胞中充當能量工廠,合成三磷酸腺苷 ( ATP )分子,為生命(細胞呼吸)所需的各種細胞過程提供化學燃料。這...

什麼是細胞質?概念、特徵、分類區域、不同功能、結構

什麼是細胞質?概念、特徵、分類區域、不同功能、結構

我們解釋什麼是細胞質以及它分為哪些區域。另外,它的不同功能以及它的結構是什麼樣的。細胞質佔據細胞核和質膜之間的區域。什麼是細胞質?細胞內部(原生質)稱為細胞質,佔據細胞核和質膜之間的區域。它是一種稱為細胞質或鹽質的液體的膠態分散體, 外觀呈顆粒狀,其成分非常精細。它包含細胞的各種細胞器,並...

什麼是真核細胞?概念、特徵、存在類型、組成部分和功能

什麼是真核細胞?概念、特徵、存在類型、組成部分和功能

我們解釋什麼是真核細胞、存在的類型、其組成部分和功能。此外,它與原核細胞的差異。真核細胞的特徵是具有明確的細胞核。什麼是真核細胞?任何具有明確細胞核的細胞都稱為真核細胞(來自希臘語eukaryota , eu “真實”和karyon “堅果、細胞核”的結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