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滅絕物種?概念、特徵、類型和例子
我們解釋什麼是滅絕物種、歷史上的大規模滅絕以及滅絕和受保護物種的例子。
即使在今天,物種仍在繼續滅絕。
什麼是滅絕物種?
當我們提到滅絕的物種時,我們指的是最後一個個體已經死亡的物種,即不再存在的物種,並且在化石記錄或人類進行的研究中僅留下痕跡。
滅絕 是地球歷史上的常見現象,儘管看起來可能並非如此。已經發生過各種大規模滅絕事件,減少了世界生物的數量和多樣性,以及其他較小規模或局部區域的物種滅絕事件,以及已經滅絕的物種的孤立案例,讓位給其他更適合開發的物種。
最著名的物種滅絕案例是恐龍:體型巨大的蜥蜴統治地球,直到 6500 萬年前才大規模滅絕;可能是全球氣候或溫度急劇變化的結果,根據一些理論,這種變化可能是由一顆巨大隕石的墜落造成的。
然而,即使在今天,物種仍在繼續滅絕,特別是由於人類的行為和活動,例如大規模的環境污染、選擇性和不受控制的狩獵和伐木、將外來物種引入精心平衡的棲息地等。
另請參閱:外來物種
歷史上的大規模滅絕
白堊紀-古近紀的滅絕消滅了恐龍和其他物種。
縱觀地球的地質歷史,生命出現、增殖和多樣化,變得更加複雜,但也集體滅亡和滅絕。根據化石記錄,主要的大規模滅絕事件有五次:
奧陶紀-志留紀滅絕。它發生在4.39億年前,終結了當時85%的生命。
泥盆紀-石炭紀滅絕。它發生在 3.67 億年前,消滅了地球上 82% 的生命。
二疊紀-三疊紀滅絕。最嚴重的大規模滅絕發生在 2.51 億年前,消滅了全世界 96% 的生命。
三疊紀-侏羅紀滅絕。它發生在 2.1 億年前,是盤古大陸分裂的結果,結束了當時 76% 的生命。
白堊紀-古近紀滅絕。它發生在 6500 萬年前,消滅了 75% 的生物屬,尤其是恐龍。
受威脅物種
生態學所說的受威脅物種是指那些在不久的將來可能滅絕的物種。也就是說,在 NUIC 受威脅物種紅色名錄中,按照從最低風險到最高風險的順序對易危物種 (VU)、瀕危物種 (EN) 和極危物種 (CR) 進行分類的物種。
在這個意義上評估一個物種的狀況的標準是基於該物種擁有的成熟個體的數量,以及在過去10年或最近記錄的總個體數(生物量
更多內容:瀕危物種
受保護物種
大貓熊是各組織尋求保護的物種之一。
有一組物種受到國際生態組織的保護,這些物種明確禁止狩獵、捕獲、佔有甚至破壞其棲息地,因為它們通常是瀕臨滅絕的物種。這是眾多保育組織努力防止這些動植物物種徹底消失的努力的一部分,從而捍衛全球生物多樣性的遺產,即地球上存在的動物物種的多樣性。
一些受保護的物種包括熊貓 ( Ailuropoda melanoleuca )、黑禿鷹 ( Aegypius monachus )、地中海海豹 ( Monachus monachus ) 和伊比利亞山貓 ( Lynx pardinus )。
滅絕動物的例子
渡渡鳥在 17 世紀末因獵殺而滅絕。
一些因與人類接觸而滅絕的動物有:
渡渡鳥或 Dronte 鳥 ( Raphus cucullatus )。一種非常溫順的不會飛的陸地鳥類,棲息在毛里求斯群島,由於沒有捕食者,它非常容易受到人類到來的影響,人類在 17 世紀末將其獵殺至滅絕。
墨西哥灰熊(Ursus arctos nelsoni)。棕熊的亞種,棲息於墨西哥杜蘭戈州、奇瓦瓦州、索諾拉州和墨西哥中部,其最後一個標本於 1899 年被 Nutal HA Cluff 獵殺。
日本海獅(Zalophus japonicus)。其棲息地是日本列島,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轟炸消滅了該物種。該物種的最後一個標本於 1974 年捕獲。
爪哇虎(Panthera tigris sondaica)。來自印尼爪哇島的老虎亞種,自 1994 年以來一直被認為已經滅絕。
白鱀豚 ( Lipotes vexillifer )。 它也被稱為中華河豚,生活在長江中,因此被稱為“長江寡婦”。它的最後一個標本於 2007 年被發現,並於 2008 年被宣布滅絕。
加拉巴哥象龜(Chelonoidis nigra)。厄瓜多爾加拉帕戈斯群島的一隻巨型陸龜能夠活數百年,隨著2012 年其最後一個已知活體「喬治」的死亡而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