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電報?如何運作、重要性、歷史以及摩斯電碼
我們解釋什麼是電報、它是如何運作的以及它為何如此重要。此外,我們還告訴您它的歷史以及摩斯電碼是什麼。
電報是歷史上第一種電氣通訊形式。
什麼是電報?
電報是一種允許遠距離傳輸訊息的設備,使用透過電纜或無線電波傳輸的電訊號以及編碼系統(例如莫爾斯電碼),該編碼系統允許將這些訊號翻譯成文字。電報誕生於 18 世紀至 19 世紀,是歷史上第一種電氣通訊形式。
原則上,隨著時間的推移,出現了不同形式的電報,但「電報」一詞是為電報保留的,這是一項 19 世紀中葉的發明,近 100 年來一直是世界上遠程通信的主要形式。
就其本身而言,術語「電報」由希臘文tele(「距離」、「遠」)和graphos(「書寫」)組成。它最初是在 18 世紀用來命名法國開發的光通訊系統,該系統透過燈塔以交通號誌的方式進行操作。
電報徹底改變了當時長距離通訊的方法,推動了主要工業化國家電線的大規模擴張,並圍繞著此類設備和電力(電氣工程師)開創了專門的勞動力部門(電報員)。它是與19 世紀工業革命相關的偉大發明之一。
另請參閱:媒體
電報機的發明
電報的發明得益於18世紀至19世紀歐洲和美國科技知識的積累,特別是在電力領域。尤其重要的是義大利科學家亞歷山德羅·沃爾塔(Alessandro Volta,1745-1827)、英國米歇爾·法拉第(Michel Faraday,1791-1867)和美國約瑟夫·亨利(Joseph Henry,1797-1878 )的先前貢獻。
電報通信的想法本身就是法國數學家和物理學家安德烈-瑪麗·安培(André-Marie Ampère,1775-1836)的發明,他試圖創建一種使用一系列檢流計傳輸電脈衝的系統,但未能克服障礙距離61公尺。 1830 年代,約瑟夫·亨利 (Joseph Henry) 發明了電磁鐵和繼電器,隨後創建了一種用於長電纜運行的改進版本。
同時,在沙皇俄國,俄羅斯外交官和科學家帕維爾·席林(Pavel Schilling,1786-1837)發明了一種電報機,它使用類似於鋼琴的電路板進行操作,並成功地沿著5根電線傳輸電脈衝。這項發明推動了俄羅斯首次實驗性地下和水下佈線,但該計畫在這位科學家去世後於 1837 年被放棄。
德國人卡爾·弗里德里希·高斯(Carl Friedrich Gauss,1777-1855 年)和威廉·愛德華·韋伯(Wilhelm Eduard Weber,1804-1891 年)也嘗試過建造電報機,他們在哥廷根市的屋頂上安裝了一條1,200 公尺長的電線,並成功地進行了傳輸電力從他們工作的大學輸送到城市的天文台。就大西洋彼岸的美國人大衛·阿爾特(David Alter,1807-1881 年)而言,在塞繆爾·莫爾斯(Samuel Morse) 為其著名的電報申請專利的前一年,他在賓夕法尼亞州埃爾德頓也有類似的經驗。
1836年後,美國人塞繆爾·莫爾斯(Samuel Morse,1791-1872)設計了一種裝置,其中包括一支電動鉛筆,能夠在沒有電流的情況下在畫架上畫出直線,在有電流的情況下畫出起伏的線。
但在與同事阿爾弗雷德·韋爾(Alfred Vail,1807-1859)合作改進該設備後,莫爾斯最終設計出了一種圖形表示系統,該系統使用點和線可以反映電脈衝並翻譯成字母。著名的摩斯電碼就是這樣誕生的。
1844 年 5 月 24 日,莫爾斯和韋爾公開展示了他們的電報系統,從華盛頓特區向巴爾的摩的 B&O 鐵路發送了第一條訊息。第一個訊息包括“上帝做了什麼?”」(「上帝為我們帶來了什麼?」),摘自《聖經·舊約》的《民數記》。
從此,莫爾斯韋爾電報機在接下來的幾十年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並為整個19世紀未來電報的發展提供了靈感,其最終目的是電傳打字機在本世紀初的發明和普及。
電報機是如何運作的?
電報機的一般操作要求:
發射電脈衝的發射裝置。
一個接收神器,用於接收它們。
為此,發射器有一個開關(稱為“操縱器”),關閉時允許電流從電池循環到傳輸線(有線或無線)和另一側的電磁體。後者在啟動時會吸引經過沖孔處理的金屬片,使紙張在滾筒上滑動,並透過充滿墨水的滾筒的運動來形成點和線。
因此,按下發射器上的開關的持續時間就轉化為另一側線條的連續性:如果快速按下,則繪製一個點;如果快速按下,則繪製一個點;否則,繪製一個點。如果按得更久,則會繪製一條線。然後可以將一組這些符號轉換為字母數字字元以獲得短訊息。
電報的重要性
電報使跨越國界並開啟即時通訊成為可能。
電報是 19 世紀的革命性發明,它在歷史上首次實現了遠距離互惠、快速和高效的通訊。快速發送和接收訊息且幾乎沒有延遲返回的能力允許遠距離協調資源,這對於國際貿易和貨物運輸(尤其是透過火車和船舶)至關重要。
這也使得將國家不同地區聚集在一起、跨越國界並開啟即時通訊成為可能:一個人可以報告緊急情況並立即收到答复,而這是透過郵政郵件不可能實現的。
每天 24 小時不間斷地發送訊息的能力為軍事部門提供了更大的獨立性和效率,因為情報可以快速發送給軍隊領導層。這反過來又使電報局成為 20 世紀衝突期間的重要軍事目標。
最後,電報的普及重申了電力和電氣工程在現代世界的重要性,並為電信領域以及其他工程和物理領域的新技術鋪平了道路。
莫爾斯電碼
摩斯電碼得名於其發明者美國人塞繆爾·莫爾斯。
摩斯電碼得名於其發明者美國人塞繆爾·莫爾斯,並作為一種用於傳輸電脈衝的正式語言而出現,它區分兩個基本符號:點 (.) 和線 (-),每個符號對應電脈衝的持續時間範圍:短和長。因此,透過識別傳輸脈衝的持續時間,電報設備可以接收編碼訊息,然後將其翻譯成口語。
對於後者,莫爾斯電碼有一個字母表:每個字母和數字對應於短脈衝和長脈衝的特定組合,如下所示:
到。 –(點,線)1 。 – – – –(點、線、線、線、線)
B – . 。 。(線、點、點、點) 2 . .- – –(點、點、線、線、線)
C – . -.(線、點、線、點) 3 . 。 。 – –(點,點,點,線,線)
D – 。 。(線,點,點)4 .... –(點,點,點,點,線)
E. (點)5 .....(點、點、點、點、點)
這樣,像「EVERY 1」(即「每」)這樣的訊息就可以翻譯成摩斯電碼,如下:-.-. .- -.. .- .—-。
更多內容請參考:摩斯電碼
電報的終結
BSNL 在 2013 年之前一直使用最新的電報網絡,如今也提供行動服務。
直到 20 世紀末,電報在全世界都很流行,後來被更有效、更簡單的通訊機制所取代。 1985 年行動簡訊和後來的網路訊息的發明使電報完全過時了。世界上最後一個電報網絡於 2013 年關閉:印度國有的Bharat Sanchar Nigam Limited。然而,數十年來,電報一直只是少數人使用。
繼續:溝通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