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民族主義?概念、特徵、何時出現、類型和例子
我們解釋什麼是民族主義以及它何時出現。此外,民族主義的類型、例子和特徵。
民族主義作為一種意識形態出現在十九世紀。
什麼是民族主義?
民族主義是一種強調歸屬感和忠從個人或團體到國.從這個意義上說,它將民族認同任何其他群體或個人身份。
他捍衛州和國家,因為他認為國家應該是國家的基礎。民族被理解為共同特徵的共同存在,例如語言、語言、文化這風俗以及傳統,而國家是管理和組織領土的一套機構。此外,民族主義假設了統治和居住的權利地區這被認為是屬於國家的,這一直是衝突和戰爭.
民族主義一詞也指一種政治運動,即民族主義運動,它以國家利益和民族團結獨立的捍衛者自居。
民族主義運動可以在不同的背景下出現,並具有不同的特徵。例如,他們可能渴望通過領土擴張、維護自己的利益相對於其他國家的利益或對國家內的少數民族或移民採取措施來擴大國家。它們也可能代表一個民族為成為自治國家或在另一個民族或民族認同的代表主導的另一個國家內擴展其權利而進行的鬥爭。
民族主義和愛國主義
民族主義和愛國主義之間通常有區別。愛國者是對祖國(通常是他出生的國家)感到熱愛的人,而民族主義者是採取旨在行動的政治立場的人,通常圍繞著一個宣稱捍衛國家利益的政黨組織起來。
關鍵點
民族主義是一種將民族認同推高於其他群體或個人認同的意識形態。
它促進國家與民族之間的結合,基於民族社區(及其語言和文化)應該自我管理的理念。
民族主義有不同類型:自由主義、宗教主義、浪漫主義、種族主義、融合主義、瓦解主義或分離主義。
它出現於十九世紀,是法國大革命和拿破崙戰爭傳播國家主權思想的結果。
它推動了領土統一和政治解放的進程,但也引發了毀滅性的衝突,例如兩次世界大戰。
看 還:全球化
民族主義是什麼時候出現的?
國家主義是現代性,可以這麼說,在這個時期之前談論他是一種不合時宜的言論。儘管民族主義的先例可以在針對封建主義由某些部門資產階級,民族主義的概念與民族國家作為社會和政治組織中心的出現有關。
此程序在法國大革命1789 年和拿破崙戰爭,這擴展了主權國家 在歐洲以及世界其他地區。「民族主義」一詞的首次使用記錄在 1798 年,但它的使用在 19 世紀末開始流行。
民族主義意識形態贊成將領土和人口統一在單一政府之下(例如十九世紀末的意大利和德國統一),並在美國獨立戰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這開啟了屬於殖民帝國的領土上的民族組織進程。民族主義也影響了中歐和東歐幾個民族國家的建設,因為一些帝國解體後。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1918).
民族主義的興起經歷了不同的階段,其最極端的表現發生在二十世紀。尤其是當他們促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和諸如納粹主義在德國和法西斯主義在意大利,這反過來又導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戰(1939-1945).
就德國而言,納粹領導人阿道夫·希特勒將德國對第一次世界大戰失敗的不滿和沮喪轉化為民族認同的加劇,這與種族主義.民族主義的自豪感成為獨裁政權的理由,而獨裁政權的信念是德國注定要在各國的協調中佔據優先地位。
這種極端的民族主義導致了一種軍國主義,這種軍國主義渴望建立一個新的德意志帝國(第三帝國),並鼓勵各種行為仇外心理,歧視和暴力來自對「雅利安人種」優越性的信念。
民族主義的類型
宗教民族主義將一個國家與宗教等同起來。
民族主義有不同類型,例如:
自由民族主義。它將每個國家都認同為自由主義價值觀平等這容忍以及自由,並在公民.對於自由民族主義來說,每個國家的出現都是組成它的公民意志的產物,而不是種族或文化條件的產物。
宗教民族主義。用宗教或搭配教條確定的,它基於共同的宗教信仰和權威賦予其成員團結,並且通常與種族認同標準有關。
浪漫民族主義。它根據浪漫主義,它提升了每個人群的感受和特殊性,例如區域或國家語言,民俗學、當地的習俗和傳統。
種族民族主義。用族,基於代代相傳的共同文化遺產。它有時會強調遺傳或種族特徵,這可能會促進種族主義運動。
整合民族主義。它尋求政治聯盟人口具有屬於不同州的共同特徵。
瓦解或分離主義民族主義。它尋求將少數民族與其所屬的國家分離,因為它具有區別於多數民族的種族或文化特徵。
民族主義的特徵
民族主義具有以下特點:
它強調共同元素的存在。語言、習俗、歷史記載民族主義利用文化和宗教來建立身份認同和促進內部團結。
它促進民族國家的建設或防禦。它渴望國家擁有一個國家,以被視為自己的領土為界,並將國民統一在政府的管理下。
它培養了歸屬感。它加劇了民族認同,以產生或加強屬於國家或民族國家一部分的公民之間的聯繫。
使用符號。它創造並使用旗幟、讚美詩、建國故事以及英雄或宗教人物來提升對國家的歸屬感和忠誠感,並標記與其他國家的差異。
它促進了國家之間的差異。它根據自己的特徵以及與其他國籍的對比重申了民族認同。有時,它建構了敵人的形象,並為攻擊性或歧視性行為辯護。對屬於一個國家的過度自豪會導致對其他國家的優越感,被稱為沙文主義。
民族主義的原因
推動民族主義意識形態出現的主要原因包括:
需要歸屬感。它的發生是由於人類屬於群體並認同其成員的心理傾向。從這個意義上說,屬於一個國家,就像屬於一個國家一樣族,賦予個人某種身份,並將他與其他國家的個人區分開來。這不是民族主義的直接原因,因為群體認同可以有多種形式,不涉及對一個國家的堅持,但它是民族主義意識形態出現的可能性條件。
共同身份。當一大群人共享一種語言、一種歷史、一種宗教以及一套傳統和習俗時,就會發生這種情況,這些傳統和習俗促進了對共同文化身份的信念以及保護它的必要性。
渴望自決。當一個承認自己是一個民族(因其語言和文化)的群體被融入一個由另一個民族或民族管理的帝國或國家,並希望獲得更大的領土時,就會發生這種情況自治或將自己構成自己的國家。後者可能是民族自豪感的問題,也是為了逃避經濟不平等的狀況,或者歧視.
帝國的解體。當一個帝國陷入危機,臣民根據領土、種族、歷史或語言標準尋求實現或鞏固其獨立時,就會發生這種情況,這反過來又可能與其他鄰近民族認同產生衝突。
外部威脅。當一個國家的人民感到受到另一個國家的威脅並尋求捍衛其自治、領土和民族認同時,就會發生這種情況。
智力運動。當某些促進一個國家的文化、種族或政治認同的知識傾向影響政治運動和政府時,就會發生這種情況,例如十八世紀和十九世紀的浪漫主義影響了一些歐洲民族主義的意識形態。
全球化和移民。當國家之間的經濟、政治和文化融合(全球化的特徵)鼓勵那些看到本國的民族認同或經濟增長可能性處於危險之中的人的反應時,就會發生這種情況。當移民運動激起一些社會部門的反應時,他們將移民視為威脅並傾向於發展仇外思想。
民族主義與社會主義
民族主義和社會主義他們最初是對立的意識形態,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建立了聯繫,並在一些政治運動中不謀而合。
十九世紀社會主義的最初形式傾向於訴諸兄弟情誼的思想工人階級跨越國界,有時被稱為國際主義,並將民族主義鬥爭視為每個國家資產階級利益的表達。從這個意義上說,他們將階級鬥爭到國家之間的鬥爭。
然而,在整個二十世紀,有各種將民族主義與社會主義結合的歷史經驗。在蘇聯從1920年代開始,約瑟夫·斯大林(1878-1953)強加了「一國社會主義」的學說,這意味著放棄一切國際主義計劃,鞏固蘇維埃國家。另一方面,各種獨立運動將民族主義與社會主義理想結合起來,甚至在上台時保留了這兩種意識形態,如胡志明(1890-1969)領導的法屬印度支那(後來的越南)的越盟。
這兩個術語在稱為「國家社會主義」的政治潮流中也相關。這些術語暗指一系列運動和意識形態,這些運動和意識形態堅持認為社會問題特別是無產階級或邊緣化部門,與國家問題密切相關。這些運動可能屬於政治右翼(如義大利法西斯主義和德國納粹主義),公開反對社會主義本身,或認同政治左翼(如蘇聯斯大林主義、北韓主體意識形態以及阿拉伯社會主義和拉丁美洲反帝國主義的各種表達)。
國家社會主義確保民族主義是能夠為社會主義所爭取的社會問題提供解決方案的工具,因為它將許多社會經濟問題歸因於外國政府或公司的干預,歸因於帝國主義由一個或多個世界大國代表,或符合被認定為“外國人”的當地社會部門的利益。在某些情況下,某些少數群體也會受到指責,例如納粹德國的猶太人。
對民族主義的批評
民族主義意識形態自十九世紀出現以來一直是許多批評的焦點。其中最突出的是:
它產生了國家和文化之間的分歧,從而阻礙了社全球化、開放和多元化的世界。
它認為自己的種族或文化優於他人,這導致了對那些被視為不同的人的排斥,並促進了封閉的社會。
他經常推動保守政策,以此作為保護國家傳統並避免可能危及國家認同的翻修的一種方式。
它通過簡化的歷史敘事促進了一種將國家置於個人和其他社會群體之上的灌輸,這有助於怨以及國家之間的敵意。
它是許多戰爭的原因,尤其是兩次戰爭世界大戰,這導致了前所未有的暴力升級,因為每個相關國家,尤其是侵略國,都試圖展示自己的力量並將自己強加於其他國家。
有時,它傾向於使用暴力並將其作為內部控制和國防機制以及權力的象徵來辯護。
它通常贊成限制移民並助長一個國家公民對移民或其他少數族裔的恐懼或怨恨。
它利用對其他國家的蔑視來鞏固其作為政治運動的權力並吸引追隨者。
民族主義的例子
民族主義的一些例子是:
意大利統一。十九世紀下半葉,由加富爾伯爵和朱塞佩·加里波第等人物領導的政治運動實現了他們所共享的意大利半島獨立國家的聯合史、宗教和傳統,義大利王國就這樣誕生了。
南非荷蘭語民族主義。十九世紀下半葉,南非荷蘭人(定居在南非的荷蘭裔人口)發展了一場以種族為基礎的民族主義運動,形成了布爾國家,這些獨立共和國定居在現在的南非並與英國保持衝突。南非荷蘭民族主義在 1948 年至 1994 年間統治南非,並建立了一種被稱為種族隔離的種族隔離制度。
巴斯克民族主義。從十九世紀至今,生活在西班牙東北部和法國西南部的部分巴斯克人捍衛了他們獨立和建立自己的國家或擁有更大自治權的權利,認為他們構成了一個與西班牙不同的國家,擁有自己的語言, 傳統和文化認同。
愛爾蘭民族主義。自十九世紀以來,一場民族主義政治運動一直在為愛爾蘭從英格蘭統治下獨立,捍衛其文化和天主教.雖然愛爾蘭南部(現愛爾蘭共和國)於1922年獨立,但北愛爾蘭仍處於英國統治之下,因此民族主義運動承擔了實現統一的目標。
塞爾維亞民族主義。它是十九世紀在巴爾幹半島出現並在二十世紀獲得更大力量的民族主義之一。在1990年代南斯拉夫解體的背景下,塞爾維亞民族主義尋求建立一個自治國家,認同塞爾維亞文化,並與該地區其他渴望自治的國家開戰。塞爾維亞民族主義政府甚至對科索沃的穆斯林阿爾巴尼亞人實施「種族清洗」政策,這為其贏得了國際譴責。
猶太復國主義。十九世紀末,歐洲興起了一場猶太民族主義運動,稱為猶太復國主義。該運動主張在巴勒斯坦建立猶太國家,該地區當時是奧斯曼帝國的一部分,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成為英國的託管地。為了給猶太人自己的領土,猶太復國主義於 1948 年建立了以色列國,從那時起,猶太復國主義就捍衛了以色列國的永久性。
納粹主義.20世紀上半葉,德國興起了國家社會主義,這是一場圍繞納粹黨組織、由阿道夫·希特勒領導的極右翼民族主義運動,它弘揚德國文化和身份,並試圖收復曾經屬於神聖羅馬帝國的領土。它的特點是種族主義,主要是反猶太主義思想,以及使用暴力作為一種政治行動形式,這導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和大屠殺.
法西斯主義.二十世紀初,由貝尼托·墨索里尼領導的法西斯運動在義大利興起,它高舉祖國的價值觀、軍國主義、使用暴力和擴張主義思想。當他上任時,他著手組建一個帝國,意圖使意大利與其他世界列強處於平等地位,並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與納粹德國結盟。
墨西哥民族主義
墨西哥的民族主義興起於十九世紀,經歷了不同的階段。在所有這些事件中,墨西哥的民族認同都得到了增強。起初,墨西哥的身份是由反西班牙潮流捍衛的新西班牙總督轄區他領導了 1821 年 9 月實現的墨西哥獨立鬥爭。
獨立後,民族主義運動試圖加強同一民族國家下各民族群體的團結。儘管在天主教在墨西哥身份中應佔據的地位以及應向土著居民提供的待遇方面存在分歧,但承認墨西哥社會是一個混血社會,其文化和語言被尋求提升,還是被強加了。
在這種背景下,致力於國家建設的政府與一些分離主義運動和一些外國勢力的軍事干預作鬥爭。獨立戰爭以來,瓜達盧佩聖母是叛亂中使用的主要象徵之一,並且革命,並成為墨西哥團結的象徵。
在當年波菲里亞托(1876-1911) 和墨西哥革命(1910-1920),墨西哥民族主義將土著遺產納入其民族認同概念中,尤其是阿茲特克或墨西哥帝國過去的輝煌。1930年代,在拉薩羅·卡德納斯政府期間,實施了經濟民族主義措施,例如國家干預主義和石油工業國有化。
目前西班牙語、混血文化、天主教和為西班牙語辯護阿茲特克文化它們是墨西哥民族主義運動的旗幟,也是許多墨西哥公民所理解的民族認同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