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 HTML?它的用途歷史、如何運作的以及html 標籤
我們解釋什麼是 HTML、它的用途以及它的歷史。另外,這種語言是如何運作的以及什麼是 HTML 標籤。
HTML 程式碼的第一個版本出現於 1991 年。
什麼是html?
HTML 代表超文本標記語言。這是用於建立網頁的程式語言 的名稱,並透過同名代碼 (html) 作為其編碼和結構的參考標準。
W3C(萬維網聯盟)是一個致力於互聯網參數標準化的組織,它使用 HTML 作為最重要的網路語言,幾乎所有瀏覽器和瀏覽器都已適應它。因此,這對於網路的發展和擴展至關重要。
程式碼根據組成網頁的不同元素的差異和位置進行操作。因此,程式碼很輕,只是文本,但它包含瀏覽器將恢復以組裝頁面的圖像、音頻、視頻和其他內容的URL地址,以及圖形和美學表示的指示。
HTML經歷了各種版本和修改,朝著更有效率、更快速的運行模式邁進,這迫使不同的瀏覽器軟體公司對其產品應用連續的修補程式以更新每個新版本。
另請參閱:HTTP
HTML 的歷史
程式碼的第一個版本出現於 1991 年,由 Tim Berners-Lee (TBL) 編寫,只不過是 18 個元素的初始設計,其中 13 個仍然保留。它被認為只不過是正在使用的標準通用標記語言 (SGML) 的變體,由標籤語言組成,但在 1993 年,它的優點及其在互聯網語言標準化方面的力量得到了認可。
然後開始了 Html+ 的工作,這是一個更發達的版本,並於 1995 年獲得了該標準的第三個版本:HTML 3.0,其連續更新(3.1 和 3.2)在第一批流行的Netscape 和Mosaic 瀏覽器中非常成功。 1997 年,HTML 4.0 出現,並已成為 W3C 建議標準,最後在 2006 年出現了最新版本 HTML 5.0。
html 是如何運作的?
HTML 語言基於書面標記(出現在尖引號之間:<html>)進行操作,網頁的外觀和內部順序以及在其中運行的腳本或例程都被加密。該原始程式碼充當網頁的DNA ,告訴瀏覽器從哪裡獲取其表示的資源以及以什麼順序、序列和模式來建立它們。並且嚴格遵循程式碼,瀏覽器為我們提供了網頁瀏覽的體驗。
為此,html 是基於一組元件進行操作,例如:
專案. HTML語言的基本區塊用於表示內容及其屬性,以及標記語言本身的參數,例如命令鏈的起點和結束點,或特殊需求。
屬性。有關值、顏色、位置等的規格。程式碼中包含的元素。它們通常由一系列邏輯或數位指令組成。
什麼是 html 標籤?
html 標籤在集合中具有特定值。
HTML 標籤是組成程式碼的指令,即由尖引號包圍的條目,並且在集合中具有特定值,然後瀏覽器程式將讀取這些條目並將其轉換為網頁。這些標記應以正確的順序和順序開啟 <>,然後在不再需要時關閉 </>,以免發生錯誤。
標籤的一些範例是:
<html>。啟動指令鏈(即 html 程式碼)並在程式設計文件末尾以 </html> 結束的命令。
<head>。它定義了html文件的標題,它連結到瀏覽器視窗的標題,並包含諸如<title>(標題)、<link>(用於連結到樣式表或美學模型)、<meta>(有關程式碼作者身份的參考資訊)等。
<images>。它指的是圖像,通常伴隨著它所在的路線。
<a>。若要引入內部和外部超鏈接,請使用 href 屬性和超連結將指向的 URL 位址。
<div>。在網頁中引入分區。
html5
HTML5 是此程式語言的最新版本,由 W3C 聯盟於 2014 年 10 月發布。這種語言的現代化用當前版本取代了過時的標籤,並利用了新技術和 Web 需求,例如表單、檢視器、大數據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