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棲息地和生態位?概念、特徵、差異和例子
我們解釋什麼是棲息地,什麼是生態位,以及它們的差異是什麼。另外,也提供了兩者的一些具體範例。
棲息地是指特定生物體生活的物理場所。
什麼是棲息地和生態位?
這些術語經常在談論動物物種時使用,就好像它們是同義詞一樣。但事實並非如此,稍後我們會看到原因。
棲息地是指特定生物體(無論是動物、真菌、植物或微生物)生存的物理場所。是指有利於其生長、發育和繁殖的物理條件的環境。然而,這個環境通常居住著一個或幾個物種,大到森林,小到海岸的石頭,甚至另一個生物的腸道。
生態位是一個概念,指特定物種或一組生物在特定棲息地內的定位方式,並且始終與環境條件和在該空間中共生的其他物種相關。換句話說:一個物種的生態位是它與其生態係其他元素的特定關係。
因此,通常確定兩種不同類型的生態位:
基本面或潛力。人們認為,特定物種(並且只有它)生存所需的最低條件。
現金或實物。它是從同樣的需求出發思考的,但在與其他物種的競爭和相互關係的框架內。
總之,在同一棲息地中可以識別出許多生態位,其數量與物種數量一樣多。
例如:在熱帶森林(棲息地)中,我們可以找到許多種鳥類和青蛙,但每種都有其特定的生態位:前者將是樹梢的捕食者和獵物,而後者將是樹梢的捕食者和獵物樹頂的潮濕空間。
另請參閱:生物的適應
棲息地和生態位之間的差異
這些概念在對待物種生命的方式上有著根本的差異。正如我們所說,棲息地的概念幾乎不指動物在其中進行生物學發育的物理環境,並且在其中可以識別許多其他物種,因為生命永遠不會孤立地發生。
另一方面,當我們談論生態位時,我們從了解相關物種在其生存和發展的生態動態中開始,即插入其發揮一定作用的生態系統中。從達爾文的概念中可以明顯看出,生存鬥爭涉及與生物(有生命)和非生物(無生命)環境的多種類型的關係,並且在生態位中它們都被考慮在內。
棲息地和生態位的例子
雀鷹生活在樹木稀疏的林區。
以下是棲息地和生態位的一些具體範例:
普通蟑螂(美洲大蠊)。它們的棲息地多種多樣,因為它們的適應性極強,但有可能在城市環境中找到它們,例如黑暗和溫暖的建築物或下水道內。它們的生態位與它們作為城市食腐動物的角色有關,尤其是夜間活動的動物,它們的快速和大規模繁殖使它們成為城市社區的害蟲,而它們的天敵,如蝎子、蜘蛛、鳥類和兩棲類,並不豐富。
普通雀鷹 ( Accipiter nisus )。它的棲息地是樹木稀疏的林地,常見於歐洲和亞洲的溫帶地區。它的生態位使其成為小型鳥類的重要掠食者,儘管它也可以直接吃從巢中出來的小雞甚至腐肉,有時還吃蝙蝠等小型哺乳動物。它是一種適應性很強的肉食性鳥類,為貓頭鷹、老鷹、獵鷹和狐狸提供食物。
常見草履蟲(Paramecium aurelia)。這種單細胞生物的棲息地是死水或河流和池塘的岸邊。它的生態位與富含細菌的酸性水域有關,這種微生物以細菌為食。它們在水生生態系統中有機物的分解中發揮重要作用,並為較大的原生生物和極小動物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