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噪音污染?概念、特徵、原因和後果、如何避免
我們解釋什麼是噪音污染、原因和後果。另外,如何避免或減少它。
噪音污染是指持續有惱人或震耳欲聾的噪音。
什麼是噪音污染?
環境中持續或同時存在惱人或震耳欲聾的噪音稱為噪音污染、聲學污染或聽力污染。
某些噪音水平是不可避免的,特別是在當今世界,工業活動和交通手段豐富,數百萬人在城市空間中共存。
然而,當這些噪音達到相當大的強度或超出人耳所能承受的範圍時,就會造成身體、情緒和心理上的傷害,這就是為什麼它們被認為是一種污染。
世界衛生組織認為70分貝(dB)是人類可以忍受的噪音極限,而休息和交流的理想噪音僅為55分貝。然而,根據歐盟 2005 年的研究,估計全球約有 8,000 萬人每天暴露在超過 65 分貝的環境噪音中。
根據聯合國(2022 年)的數據,世界上一些最吵鬧的城市是:
-
達卡(孟加拉),平均 119 分貝
-
莫拉巴德(印度),平均 114 分貝
-
伊斯蘭堡(巴基斯坦),平均 105 分貝
-
胡志明市(越南)和 Raishani(孟加拉),平均噪音為 103 分貝
-
阿爾及爾(阿爾及利亞)和庫蓬多萊(尼泊爾),平均噪音均為 100 dB
另請參閱:視覺污染
噪音污染的原因
機場營運商經常使用消音耳機。
許多人類活動都與高水平噪音的產生有關,例如:
-
擁有大型機械的工業運營,例如工廠、原材料提取或製造設施。
-
使用高噪音衝擊工具(例如鑽頭和液壓氣動錘)的建築、拆除、爆炸和城市改造。
-
汽車運輸車輛,特別是在交通堵塞和集中的情況下。
-
機場、火車、港口、汽車站等城市設施。
-
音樂會、體育表演和其他大型活動。
-
在封閉的環境中同時存在大量人員。
一般來說,居住在大城市的人每天都會暴露在有害水平的噪音中,這通常不利於他們的聽力健康。
噪音污染的後果
儘管聲音不會像其他污染物那樣累積或徘徊,但噪音的持續存在會對周圍的生活產生直接和立即的負面影響。
其一些可能的後果是:
-
社會性的。這是對人的聽覺系統的輕微損害,最常見的症狀是出現持續的鈴聲。這種效應通常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消失,但它被認為是身體對未來可能出現的併發症的警告,例如聽力能力下降並最終導致耳聾。
-
溝通幹擾。環境中的噪音污染程度越高,人與人之間的口語溝通就越困難,因為耳朵無法將感興趣的聲音與構成背景噪音的其他聲音區分開來。
-
生理影響。除了可能造成的聽力損傷之外,暴露於持續的噪音污染源還會對身體造成有害影響,例如瞳孔不自主擴張、脈搏加速、血壓升高、頭痛、肌肉緊張以及其他與壓力相關的症狀隨後會引發生物的健康問題。
-
心理影響。噪音是一種幹擾精神和情緒健康的因素,會導致失眠、疲勞、憂鬱、焦慮、煩躁和注意力不集中,並減少兒童的語言學習和言語交流。
-
生態效應。噪音不僅對人類有害,對動物甚至植物也有害。所有形式的生命都受到噪音污染產生的過量聲波的影響,噪音的存在會嚇跑動物,改變物種的行為模式,並破壞自然生物多樣性。
如何避免噪音污染?
世界各地越來越多地使用耳塞。
儘管近幾個世紀以來世界各地出現了大規模的工業發展以及城市生活的爆炸性增長,但直到最近,噪音才被視為環境污染物。
自本世紀初以來,許多組織和國家已同意討論噪音立法
然而,大多數抗噪音措施仍然是單獨的。在高噪音環境中,公司必須為員工提供聽力保護設備,並且必須使用絕緣材料來防止聲波傳播到場所之外。此外,工業運作必須遠離居民區。
同樣,世界各地越來越多地在家中使用耳塞和隔音板,作為防止噪音暴露累積效應的一種機制。
噪音污染的例子
噪音或聽力污染的一些例子是:
-
飛機在機場不斷起飛和降落。
-
公共汽車、摩托車和火車等內燃車輛的城市交通。
-
舉辦音樂會、遊行和其他大型戶外活動,尤其是揚聲器音量過大時。
-
使用大型機械或機械工具進行工業操作。
-
城市的拆除、建設和改造工作。
-
風力發電裝置在田間的運行,其葉片通常會產生惱人的連續噪音。
-
車輛、商店和其他城市設施的警報連續響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