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自由貿易協定?概念、目標、優點和缺點
我們解釋什麼是自由貿易協定或自由貿易協定、它們的目標、優點和缺點。另外,還有來自世界各地的例子。
自由貿易協定允許簽署國之間自由進行貿易。
什麼是自由貿易協定(FTA)?
受世界貿易組織(WTO)規則管轄的某種類型的國際貿易協定稱為自由貿易協定(FTA),根據該協定,兩個或兩個以上國家大幅降低商品和服務的進出口關稅。
自由貿易協定是各國政府簽署建立自由貿易區,取消關稅、稅收壁壘和其他保護主義機制,從而允許其領土之間進行自由貿易。然而,它們並不一定會導致簽署國之間任何類型的經濟、社會或政治整合,而是嚴格的商業協議。
雖然這些類型的條約在今天很常見,但歷史上第一個條約是1891 年英國和法國簽署的《法英自由貿易條約》 (稱為《科布登-舍瓦利埃條約》)。它引發了當時其他歐洲國家之間的雙邊關稅協定浪潮,為該地區的多邊貿易鋪平了道路。
另請參閱:經濟區塊
自由貿易協定的目標
一般來說,每個自由貿易協定都提出:
消除任何類型的關稅壁壘或限制簽署國之間貿易的措施。
促進相關商業參與者之間公平競爭的條件以及私人投資機會。
為保護智慧財產權提供充分的權利架構。
刺激相關國家的生產和它們之間的良性競爭。
為和平解決衝突提供空間。
自由貿易協定的重要性
自由貿易協定是全球經濟措施的基本組成部分,推動市場和經濟參與者逐步實現區域甚至全球一體化。
透過反對保護主義,即捍衛國家市場,他們提出了一個更一體化的全球格局,無論好壞,邊界都不會成為產品、服務和資本流動的障礙。
自由貿易協定的優點和缺點
得益於自由貿易協定,高品質產品找到了新市場。
簽署自由貿易協定的優點包括:
簽署國之間的進出口設施,並為致力於此的商業參與者帶來更大的利潤。
它的約束性,即強制性,為貿易引入了提供穩定性的固定條件,因為它們是可預測的和確定的。
鼓勵外商投資,為資本進入提供便利。
它允許各國向鄰國出口自己最擅長的領域,使最優質的產品在全球市場上走得更遠。
另一方面,此類協議的缺點是:
它有利於具有更大購買力的市場,使得簽署國之間重現某些經濟不平等狀況成為可能。
並非一個國家的所有經濟部門都能平等地從該條約中受益,事實上,當地小型生產商無法與外國大型生產商平等競爭。
同樣,它們也會導致商業較弱國家的失業率上升和經濟不穩定。
自由貿易協定的例子
當今一些最著名的自由貿易協定是:
ANSA-中國自由貿易區(2010)。它是中國與東南亞國家聯盟(東協)成員國越南、新加坡、泰國、菲律賓、馬來西亞、寮國、印尼、柬埔寨、緬甸和汶萊建立的自由貿易協定。
美國、中美洲和多明尼加共和國之間的自由貿易協定(2004 年)。正如其名稱所示,這個商業聯盟涉及美國、多明尼加共和國、薩爾瓦多、宏都拉斯、尼加拉瓜、瓜地馬拉和哥斯大黎加,從政治和經濟角度受到廣泛批評。
阿拉伯經濟統一理事會(1997 年)。泛阿拉伯自由貿易區,即所有阿拉伯國家的自由貿易區,由14個國家簽署:巴林、埃及、伊拉克、科威特、黎巴嫩、利比亞、摩洛哥、阿曼、卡達、沙烏地阿拉伯、蘇丹、敘利亞、突尼西亞和阿拉伯國家阿聯酋航空。
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協定(2006 年)。涉及汶萊、智利、紐西蘭和新加坡四個環太平洋國家的貿易協定旨在捍衛該地區的商業利益並消除關稅,以顯著增加商業交流。
墨西哥、美國和加拿大之間的條約或 T-MEC (2018)。它是這些國家之間的自由貿易協定,於2019年簽署、審查並於2020年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