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遺傳訊息?概念、特徵、分類、儲存在哪、如何傳播
我們解釋什麼是遺傳訊息、它儲存在哪裡以及如何傳播。此外,遺傳的類型。
一個物種的個體共享大致相同的遺傳訊息。
什麼是遺傳訊息?
在生物學中,當我們談論遺傳訊息時,我們指的是一個物種的個體透過遺傳過程傳遞給其後代的一組物理、生化和生理特徵。
此資訊儲存在 細胞核內的DNA中(至少在真核生物中)。它由特定的分子序列編碼,形成一長串,其片段稱為基因。
簡單一點:DNA大分子是由一長串較小的分子以非常特定的順序組成的,而該長串的每個重要片段都是一個基因。反過來,每個基因編碼生物特徵的特定方面,即其遺傳訊息。
在胚胎過程中,生物的形成是依照遺傳訊息所建立的計劃,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基因型。每個個體都有獨特的基因型,但與該物種的其他成員的基因型極其相似(並且與其他鄰近物種的基因型或多或少相似,即進化上接近)。
同時,每次我們的細胞繁殖、每次合成蛋白質、每次產生荷爾蒙時,遺傳訊息都會發揮作用。它是我們身體的生化基質,其中包含了身體的每一個基本面向和功能。
因此,基因組的知識和操縱是人類手中如此強大的工具:這種技術使我們能夠「糾正」自然的工作,嘗試找到先天性疾病的解決方案,設計更好的食物甚至編程細菌來製造特定的化合物。
另請參閱:遺傳學
遺傳訊息是如何傳遞的?
將遺傳訊息從父母傳遞給後代的過程稱為遺傳。它可以以多種特定方式發生,但所有類型的繁殖都涉及基因從一代生物傳遞到新一代。
在這個過程中,某些性狀可以保留,而有些性狀則可以發生變化,從而達到適應環境和確保生存的最有效組合。因此,遺傳取決於生物的繁殖方式,大致可以分為兩種方式:有性生殖和無性生殖。
-
無性繁殖。它是一種沒有明確性別的生物體的繁殖形式這套無性繁殖機制允許父母的 DNA 被複製並相同地傳遞給後代,從而創建其自身的基因精確副本(克隆)。最終,遺傳物質在此過程中經歷修改(突變),這可能會產生新的適應(正突變)或可能阻止新個體生存(負突變)。
-
有性生殖。這就是有性生物的繁殖方式,即其物種由雌性和雄性組成。這套繁殖機制總是從稱為配子的有性細胞的產生開始,每個個體在配子中沉積自己基因組的隨機部分。一旦接觸,雄性和雌性配子就會融合(受精)並產生一個或多個新個體,其各自的遺傳訊息將由其父母的遺傳訊息的隨機組合組成。這些類型的方法有以下優點不僅僅是依靠突變來整合新的遺傳元素,而是透過結合父母的遺傳部分,它們允許引入新的基因,無論是對個體生命有利還是不利的。因此,由同一對父母出生的所有個體都將具有相似的基因組。
遺傳的類型
由於隱性遺傳,孩子可以向父母表現出不同的特徵。
然而,基因遺傳在從父母到後代的轉變過程中,根據 DNA 的突變和/或改變,按照其自身的規律發生。由此出現四種類型的繼承:
-
顯性繼承。它是指個體染色體對中存在顯性基因和隱性基因,一個來自父親,另一個來自母親。正如其名稱所表明的,顯性總是在隱性之上變得明顯,即使後者沒有消失,並且可以遺傳給後代。
例如:黑眼睛是顯性的,綠眼睛是隱性的,因此混合一對(一個是黑眼睛,一個是綠眼睛)的後代將有更高的機率得到黑眼睛。這表示為:顯性+隱性=顯性。
-
隱性遺傳。我們已經看到,有顯性特徵和隱性特徵,前者總是出現在後者之上,而後者又不會完全消失。好吧,隱性性格也可以遺傳並變得明顯,只要沒有顯性性格蓋過他們的光芒。
例如:上例中的後代,其眼睛是黑色的,但有一個綠眼睛的父母(即攜帶隱性基因),與另一個眼睛是綠色的人繁殖,令人驚訝的是,他們有一個綠眼睛的後代。
這怎麼可能?因為新個體從父母那裡獲得了綠眼睛的隱性基因,從百分比來看,這種可能性較小,但完全有可能。這表示為:隱性+隱性=隱性。
-
共顯性遺傳。在這種情況下,來自父母的兩個顯性特徵是遺傳和顯現的,從而產生兩種特徵的混合或融合,而不優先於另一個。
例如:一個人的血型是A型(顯性),與另一個血型是B型(顯性)的人繁殖,他們得到的後代不是選擇兩種顯性特徵中的一種,而是同時獲得了這兩種特徵。
-
中級繼承。也稱為不完全或部分顯性,當個體從父母那裡繼承顯性和隱性性狀時,就會發生這種情況,但不是前者占主導地位,而是獲得了兩種基因的明顯融合,即中間狀態。
例如:一個黑髮顏色(顯性)的個體與另一個黃色頭髮顏色(隱性)繁殖,其後代不是繼承顯性黑髮,而是獲得棕色頭髮,其顏色表達了其兩種顏色特徵的混合父母。
繼續:遺傳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