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禦宅族?概念、特徵、術語起源及原始含義、如何流行
我們解釋什麼是禦宅族、該術語的起源及其原始含義。另外,日本動畫是如何流行的。

禦宅族文化的經濟影響達兩百萬日元。
什麼是禦宅族?
日語術語御宅族在西方已被採用來指代世界的愛好者漫畫和日文插圖,在漫畫、動漫以及較小程度的戲劇的各自變體中。該術語的這種用法來自於習作者:Akio Nakamori 於 1983 年發表在 Manga Burikko 雜誌上,但在整個 1980 年代和 1990 年代,隨著這種特殊次文化的發展,它變得流行起來。
宅男世界及其追隨者在西方的大眾化是隨著二十世紀最後二十年日本動畫的“熱潮”而興起的,尤其吸引了年輕觀眾和兒童。
這種亞文化享有模棱兩可的社會評價。它在商業上很受歡迎,但同時在日本也出現了一些負面情緒,因為媒體報導了所謂的日本“禦宅族殺手”宮崎勉(1962-2008),他在 1988 年至 1989 年間綁架並謀殺了四名 4 至 7 歲的女孩。
一般來說,御宅族被定義為對日本漫畫和動畫的想像非常感興趣的人:他們的敘述,他們的人物他的語言Iconic 及其在其他商業格式(例如視頻遊戲或角色扮演遊戲)中的迴響。
他們通常的做法包括親日(採用日本文化)、服裝(角色扮演)、模仿流行角色以及大規模集中在專門的會議中。
然而,御宅族世界可能非常多樣化,並產生許多影響,這取決於所消費的動畫和漫畫的風格,或者它們與流行音樂界的藝術家和音樂家的聯繫。整體御宅族文化的經濟影響估計為兩百萬日元。
在其原始上下文中,日語術語御宅族指的是另一個人的家,進而用作正式或敬語的第二人稱人稱代詞,大致相當於英語的“you”。該詞的這種用法與它在口語和商業領域的使用不同,後者僅用平假名 (おたく) 或片假名 (オタク) 書寫。
繼續:漫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