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經濟依賴?概念、特徵、影響以及發生程度
我們解釋一個國家的經濟依賴性是什麼、其影響以及其發生的程度。此外,它與全球化的關係。
經濟依賴存在於國家之間的商業和金融關係中。
什麼是經濟依賴?
經濟依賴是指一個國家的經濟相對於生產水準高得多的另一個國家的經濟所經歷的錨定或需要的情況。這種關係的發生是由於兩國之間存在不對稱的商業和金融聯繫,而這種聯繫通常是兩國之間前殖民關係或政治服從的結果。
經濟依賴是依賴理論提出的思想的一部分,由社會科學家在1960年代和1970年代提出,用於解釋所謂的第三世界國家在發展和工業化道路上面臨的困難。
根據這個理論,這些困難是富國和窮國之間廣泛不平等的文化、經濟和政治關係的結果,這是過去幾個世紀殖民世界的遺產。
根據這個理論,經濟依賴存在於兩個國家之間的商業和金融關係中,一個是已開發國家,另一個是發展中國家,如果競爭不是在平等條件下發生,那麼這些國家大部分都使前者受益。
這是因為已開發國家試圖與其他國家保持原材料交換,以獲取更高價值的製成品,而在這方面他們總是獲勝。此外,它們透過軍事和政治手段(例如國際制裁)阻礙任何國家尋求獨立和自主發展的道路。
然而,也可以在另一個背景下談論經濟依賴,例如全球化。從這個意義上說,依存關係是作為兩國之間交換量的邏輯結果而建立的,這並不意味著它是一個公平或對稱的過程。
例如,在21世紀初的中美貿易競爭中,中國對美國經濟的依賴程度甚至超過美國對中國的依賴程度,儘管這種力量平衡似乎變化很快。
另見:經濟全球化
經濟依賴的影響
經濟依賴在依賴國透過以下情況表現出來:
缺乏生產多元化。當一個大國從一個較弱的國家購買單一產品時,該收入通常會成為其經濟的大部分,導致其生產成長遠高於其他經濟部門。因此,依賴國面臨著成為單一出口國的風險,並發現自己受到主要買家經濟起伏的擺佈。
對生產部門的控制。當來自另一個國家的公司,特別是跨國公司或大型企業,佔據附屬國的某個經濟部門,擊敗競爭並控制所述商品和/或服務的供應時,就會發生這種情況。然後,該國開始依賴這些領域的公司,其最終目標是為外國人提供財富。
社會政治依賴性。當一個國家的經濟(以及其人民的生活水平)嚴重受制於外國時,外國在向社會施加壓力以迫使其朝某個方向或另一個方向前進,或者恰恰是阻止他這樣做。這樣,經濟實力就帶來了政治文化實力,因而確立了霸權。
推遲 開發。儘管經濟依賴為依賴國提供了短期財富,但這種財富並沒有轉化為其他生產和社會領域的發展,反而往往會減緩發展動力,使國家陷入困境。
經濟依賴程度
經濟依賴性是一個定性概念,也就是說,它通常是不可量化的,因為它涉及經濟的運作及其在其他領域的後果。
然而,專家試圖尋找兩個國家之間存在的依賴程度的指標,他們通常使用一國對另一國的出口百分比:出口越大,存在的依賴程度就越大。
例如,美國和墨西哥由於地理位置接近,有著密切的貿易關係。然而,墨西哥出口產品的74%被美國消費,而墨西哥僅消費美國出口總額的13%。這意味著墨西哥對美國的依賴程度更高,比例為74/13%。
繼續:總體經濟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