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直方圖?它的特徵、存在類型
我們解釋什麼是直方圖、它的特徵以及存在哪些類型。此外,我們還告訴您如何使用 Microsoft Excel 建立它們。
直方圖使我們能夠觀察定量和連續特徵的分佈。
什麼是直方圖?
直方圖是表示研究組或總體中統計值的頻率的長條圖。也就是說,它使我們能夠從總體平面上觀察定量的、連續的特徵的分佈,或比較特定過程的結果。它是社會科學中廣泛使用的工具(在自然科學中應用不多)。
「直方圖」一詞是由英國數學家 Karl Pearson(1857-1936)根據希臘語histós(「桅杆」)和Gramma(「繪圖」或「圖形」)創建的。這是因為它由兩個軸組成:垂直軸(Y 軸),表示頻率,即事件重複的次數;垂直軸(Y 軸),表示頻率,即事件重複的次數。橫軸(X 軸)代表樣本中研究的性狀或特徵。例如:
一窩七隻新生小狗中,兩隻身高低於 15 厘米,三隻身高在 15 到 18 厘米之間,兩隻在 18 到 20 厘米之間,只有一隻身高超過 20 厘米。這種關係可以用下表來表達:
狗的尺寸(可變) | 小狗數量(頻率) |
---|---|
小於15厘米 | 2 |
15 至 18 公分之間 | 3 |
18 至 20 公分之間 | 2 |
超過20厘米 | 1 |
根據此信息,可以建立以下直方圖:
其中 Y 軸顯示頻率,即出生的小狗數量,X 軸顯示測量值。透過這種類型的圖表,可以研究事件發生的趨勢,或事件發生的重複性。
另請參閱:頻率多邊形
直方圖的特徵
直方圖具有以下特徵:
它們允許將事件的統計頻率與定量(非定性)和連續變數進行比較。此變數可以用固定(絕對)值或值範圍來表示。
他們總是將統計頻率放在 Y 軸上,將要研究的變數放在 X 軸上。兩者之間的關係以條形表示。
通常會標示「類別標記」,即資料分組的區間的中間。
直方圖類型
直方圖有不同類型,取決於其方法:
絕對頻率的直方圖。代表絕對頻率與條形高度的關係,並且只能在間隔彼此相等時(即,當高度和表面成比例時)應用。
相對頻率的直方圖。當其變數不以整數表示時,透過其條形高度表示相對頻率。與前一種情況一樣,它需要成比例的高度和表面,即它們之間的間隔相等。
不等間隔直方圖。代表通過條形表面的相對頻率(而不是高度)。它是唯一一個允許管理不成比例的高度和表面的軟體。
密度函數直方圖。它代表了透過條形表面發生事件的機率,改變了相對頻率的概念。
如何使用 Microsoft Excel 建立直方圖?
若要使用Microsoft Excel軟體 (2016 年後的版本)建立直方圖,您必須在電子表格(即正確建構的表格)中正確呈現統計資料。然後,只需按照以下步驟操作:
使用遊標選擇圖表的數據。
點擊頂部工具列中的“插入”。
按一下“插入統計圖”,然後按一下“直方圖”。
可以透過點選圖形的水平軸,然後點選「格式軸」選項和「軸選項」來配置直方圖類別。
繼續:統計